【資料圖】
【大河財立方消息】5月17日,國新辦就《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意見》舉行發布會。應急管理部火災防治管理司司長楊旭東介紹,縱觀我國森林火災發生的歷史規律,重特大森林火災77%發生在春季,85%發生在東北地區,但隨著極端天氣頻發,西南及其他地區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的可能性也在逐年加大。國家森防指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圍繞應對極端天氣下大火巨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防范部署。
一是科學統籌力量布局。制定應對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專項預案,并根據形勢及時動態更新;科學安排年度森林航空消防飛機布防,統籌實施指揮、隊伍和裝備靠前駐防,利用南北防火期時間差,實施“北兵南用”“北機南調”。
二是動態精準研判。落實常規研判、專題研判、滾動研判的機制,堅持中長期預測和短臨預報制度,及時下發專項預測通知,適時發布高森林火險、大風天氣提示等預警信息,并跟進相應的響應措施。
三是強化源頭治理。堅持關口前移,協同林草、公安等部門持續開展森林草原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和查處違規用火專項行動,并組織“回頭看”;指導各地深入開展防火宣傳教育、案例警示的“五進入”活動,鼓勵群眾積極參與防火。
四是夯實基礎能力。重點加強東北、西南方向林火阻隔系統、防火道、蓄水池、停機坪和應急通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布局防滅火物資儲備,完善跨部門跨地區聯防聯控物資調配工作機制,推動地方專業隊伍、航空消防力量建設,夯實應對大火巨災基礎。
五是加大科技支撐。動態跟進國外大火巨災研究,開展“監測預警關鍵技術突破”“雷擊火監測防治”“新特裝備運用”以及“特種戰法創新”等專題研究攻關,加快裝備現代化建設步伐,推進“5G”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應對大火巨災工作中的運用,有效提升綜合防控能力。
責編:王時丹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