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街頭總有那么幾條巷子,
濃郁的煙火氣讓人忍不住多停留一會兒。
上世紀90年代的居民樓,
稍顯擁擠的街道,熱鬧的菜市場,
還有那些街頭巷尾幾十年不變的無名小館,
總能勾起兒時往昔、感嘆時光匆匆。
這家藏在人民路丹尼斯后面的糖糕老店,
不知是多少老鄭州的童年記憶。
小微再次來到工三街,
正值傍晚時分,孩子們剛剛放學,
街道里滿是孩子的喧鬧聲,
接孩子的家長順路捎帶著購買做晚飯的食材,
路過金生酥皮糖糕總會停下來買點什么。
說起糖糕,鄭州人民都不陌生,
曾在早餐界還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許多年前的鄭州,
幾乎每個家屬院門口都會有個專做油炸的早餐攤位,
不到早上六點,支上一口大鍋,燒上熱油,
糖糕、菜角、油條逐一下鍋,
等待著周邊居民的到來。
七點左右,便會排起長長的隊伍,
各種炸物很快被搶購一空,
家里有小孩的,一定會再來上兩塊糖糕。
如今,隨著這城市發展變遷,
很難在鬧市中尋到他們的身影了。
金生酥皮糖糕是鄭州少有的堅持至今的油炸小店,
每天早餐高峰都是一片熱鬧景象。
老宋夫妻二人凌晨三點多就需要開始準備,
發面、燙面,直到早上六點開門營業,
從此油鍋便不再停歇,
金黃酥脆的炸物不停送到食客手上,
一直忙碌到下午四點才關火收工,
將剩余的糖糕菜角賣完便結束一天的營業。
好在小微運氣不錯,
來的不算晚,炸物還有不少剩余。
只是店家已經關火,
糖糕菜角已錯過剛出爐的最佳風味,
所以想吃新鮮熱乎的還是要趁早來哦。
糖糕1元/個
圓圓的糖糕色澤金黃,雖已放涼卻沒有變形,
咬下去還能感受到外皮的酥脆,
融化的白糖已被糕體吸收,
軟糯微甜,只要一口便能找到兒時的滋味。
油條2元/根
油條制作時只有發面燙面油炸幾個環節,
沒有化學添加。
外殼焦香酥脆,里面是細密的組織,松軟有余,
油條超乎想象的有分量,
一根足以抵擋尋常早餐店里的三根,
搭配上豆漿、胡辣湯,這才是最佳早餐cp。
麻團1.5元/個
菜角1元/個
在小微印象里,
菜角都要趁熱吃,不然會變的軟趴趴的。
但是這家的菜角填了滿滿的餡兒料,
咬下一口,外衣酥脆裂開,
豆干、韭菜、粉條,
沒有雜七雜八的香料味,而是尋常的家常味道,
如果放涼了回家用電餅鐺加熱一下就好。
麻葉13元/斤
除了平時早餐必備的糖糕菜角、油條麻團,
還有馓子、麻葉北方常見的炸物小食,
兒時去爺爺奶奶家總能見到。
麻葉里滿是芝麻,一口嘎嘣脆,
最重要的是不油不膩,只有焦香。
老板說,店里用的都是純正大豆油,
所以只要保存得當,
放上半個月也不會有油膩膩的腥氣。
馓子13元/斤
這家店已經在工三街管城西街路口徘徊了近三十年,
從路南到路北,從路西到路東,
幾次搬遷都沒離開這個路口,
見證了周邊的樓屋拆了重蓋,道路一次次翻修,
不變的只有這里金黃酥脆的糖糕菜角,
始終保留著最簡單、最純粹、最懷舊的味道。
金生酥皮糖糕
地址:管城西街與工三街交叉口向東20米路北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