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我省將加速深化職稱改革,今后,全省職稱評審將重點考察職業道德,師德、醫德有問題“零容忍”,學術造假“一票否決”。這是記者從9月26日召開的全省職稱工作座談會上獲得的信息。
職稱評審權限下放2年基本完成
我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計劃用2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暢通職稱評聘綠色通道、向基層一線實施傾斜、服務全省重大戰略等重點改革事項;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健全職稱制度體系、修訂各系列評審標準、改進職稱管理服務方式、構建適應新發展理念的職稱管理運行機制等工作;到2020年,基本形成制度健全、標準科學、機制完善、管理規范、服務優化的職稱制度體系。
職稱評審重點考察職業道德
我省將加快修訂各系列職稱申報評審條件。職稱申報評審條件是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各項措施的集中體現,在職稱工作中具有“指揮棒”的作用。在修訂條件過程中,一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評價導向,重點考察職業道德,對師德有問題、醫德有問題的實行“零容忍”,對學術造假“一票否決”。
論文不再作為應用型人才限制性條件
今后,職稱申報要突出分類評價,按照精準化原則,充分體現專業特點和行業要求,分類建立體現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專業技術人員的評價標準,科學客觀公正評價人才,讓各類人才的價值得到充分尊重和體現。
要破除“唯論文”“唯資歷”“唯學歷”傾向,突出創新創造,增加技術創新、專利、技術推廣、標準制定等評價指標的權重,將科研成果轉化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作為職稱評價的重要業績條件。合理設置論文要求,不再將論文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推行代表作制度,重點考察研究成果和創作作品質量。改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讓專業技術人才具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執著堅守,立志做大學問,做真學問。
“激活”用人單位 職稱評審自主權
我省將進一步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按照暢通渠道、動態管理、確保質量的原則,有序推進職稱評審權限下放,不斷擴大省轄市、縣(市、區)職稱評審權限。一方面,積極推進科研院所、醫院、大型企業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業單位按照管理權限自主開展職稱評審,充分發揮用人單位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使職稱評審標準與崗位聯系更加緊密,與單位用人思路更加契合。通過自主評審,進一步激活用人單位自主權,真正讓單位有用的人評得上、用得好。另一方面,積極向省轄市、縣(市、區)下放職稱評審權限。衛生系列副高級職稱評審權限下放。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下放管理層級、推進單位評審權限下放的同時,決不能放棄監管責任,必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避免一放了之。
2018年職稱申報評審“五公開”
2018年度全省職稱申報推薦和評審工作將全面展開,今年,省人社廳只對職稱的整體數量、結構進行宏觀調控,不再具體審核省直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不再對省轄市、省直管縣(市)高級職稱結構比例備案,實行省直事業單位自主申報、主管部門核準、省人社廳備案的模式,進一步保障和落實用人單位自主權。要認真落實“公開、展示、考核、評議、監督”申報推薦制度,切實做到職稱政策、申報計劃、推薦辦法、申報人業績條件、推薦結果“五公開”,真正把那些業績突出、群眾公認的人才推薦出來。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