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融媒·鄭州晚報記者 汪永森 文/圖
10月22日,鄭州市西三環,60歲的環衛工郇葉龍在中原區巡防隊員的幫助下,將一個月工資打給了商丘的家人,2180元錢他只留下180元當做生活費。
5年前兒媳婦癲癇病發作改變了一家的生活,如今這位老人已經在鄭州打工兩年多時間,他遇到了不少幫助他的人,更希望賺到更多的錢幫助兒孫改善生活。
寄完工資,他只留下180元生活費
上午,西三環與淮河路交叉口西側,來自商丘睢縣的六旬老人郇葉龍找到了三官廟辦事處巡防隊員郭元,他要把新發的工資打到兒子的銀行賬戶,郭元騎電動車載著他來到一家郵政儲蓄網點。
“又是打兩千,留一百八?”郭元已經連續三個月幫助郇葉龍辦理打款業務,現在經過西三環時兩人總會打聲招呼聊上幾句,因為認為180元的生活費太少,他多次建議老人多給自己留一些錢,但老人每一次都堅持要寄2000元回家當醫藥費。
郇葉龍兩年前來到鄭州,他嘗試著打過一些短工,曾經在街頭發過廣告彩頁,也跟著老鄉做一些簡單的力氣活,后來市政環衛的一名工作人員見他年老但勤懇能干,就將他招來當了一名環衛工。
這位老人以三輪車為家,吃住都以三輪車為中心,車內放有液化氣罐和煤氣灶,感覺天涼他就給車子搭起棚子,晚上選擇避風的角落停車度過一夜,饅頭就咸菜則是他的日常飲食,熱心的商戶也時不時地周濟他各種飯食。
兒媳患病,他遠離家鄉打工掙錢
郇葉龍的兒媳婦楊利利今年32歲,因為癲癇等病癥被送入了重癥監護室,郇葉龍的兒子被迫放棄了出外打工的生活,一天到晚陪護在兒媳婦身邊,50多歲的老伴只能呆在家中帶孫子,他外出打工掙來的工資成了家中重要的經濟來源。
2013年5月,楊利利突發癲癇,一家人帶著她四處求醫,她的病情沒有得到好轉,家里的積蓄已經花光了,還欠下了10多萬元的外債,只能呆在家中邊養病邊生活。
2018年3月,楊利利做飯時突然發病倒在火堆之中,四肢被嚴重燒傷,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月。10月8日,她的病突然加重,癲癇持續發作高燒不退,被送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目前仍在治療當中。
“只要兒媳婦病好了,能好好照顧孫子就行,我在外面咋樣都行。”郇葉龍說,自己很想陪在家人身邊,帶著老伴干點農活,再看著孫子一天天長大,但現實卻要求他在年邁之時一次次的遠離家鄉。
兒媳婦的病和孫子的成長是他最最關心的事情,他說每次回老家內心總有說不出的幸福和快樂,家中的苦難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讓他一天天地努力堅持了下來。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