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起,鄭州再度開啟單雙號限行。有數據證明,降低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可以降低本地污染,減輕重污染天氣污染發生頻次和污染程度。在限行發布會中,有關負責人表示,盡管大形勢不利,鄭州仍將積極應對秋冬季污染。
周三起
鄭州進入機動車單雙限號進行時
11月19日,鄭州市就機動車單雙號限行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鄭州市發布《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的通告》(下簡稱《通告》)。
限行區域為東四環、南四環、西四環、北四環(均不含本路、區域內連霍高速不限行)以內區域的所有道路。
也就是說,鄭州幾乎所有主要功能區(教育、醫療、商貿、居住等)都囊括了,說是“全市限行”也不夸張。
發布會現場,鄭州市環保局副局長趙凱介紹說,此次限行,按機動車號牌(含臨時號牌和外地號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數字(尾號為英文字母的以最后一位數字為準),實行單號單日、雙號雙日行駛。
具體為機動車號牌尾號為單號的(1、3、5、7、9)在單日上路行駛;機動車號牌尾號為雙號的(2、4、6、8、0)在雙日上路行駛。
此次限行時間為2018年11月2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每天7時至21時實施限行。
與此同時,《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實行機動車限行措施的通告》(鄭政通〔2017〕42號)自2018年11月21日起暫停施行,2019年1月1日起恢復施行。
客車、警車等不受限制
新能源貨車受限
為保證城市生產、生活正常運轉《通告》提到,部分特殊車輛并不限行。
這些車輛包括,軍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大型客車、中型客車、出租汽車、校車、殘疾人專用車;殯儀館的殯葬車輛。
此外,車身外觀噴涂統一標識并執行任務的各類行政執法車輛和道路清障專用車輛,以及車身外觀噴涂統一標識的環衛、園林、環保、市政(含污泥運輸)、熱力、供水、供電、供氣、供油、通信、郵政(含報刊發行、快遞)、押款、保險查勘、新聞采訪、醫療廢物轉運等專用車輛也在不限行范圍內。
值得一提的是,懸掛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的新能源汽車,亦不受上述措施限制。
除了特殊車輛,一些特殊情形,比如用于婚喪嫁娶的車輛、乘坐危急病人的車輛如因違反限行規定被查處的,可向交警部門情況,經查證屬實的,不予處罰。
而各類貨車(含新能源貨車)除了遵守本通告規定外,還應遵守鄭州市對貨車的其他限行、禁行規定。已辦理通行證的貨車,同時遵守《通告》限行規定。
鄭州PM2.5飆升
機動車尾氣貢獻率排名第二
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近年來國際鄭的形象越來越奪目。
與此相關的是,截至2017年,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約378萬輛,且以每年40萬輛的速度遞增,汽車突破300萬輛,位居全國第七位。
急劇增長的機動車,也導致鄭州城區機動車尾氣污染嚴重。
根據有關科研部門監測分析,鄭州市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對PM2.5的貢獻率為25.5%,為第二大來源,在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僅次于北京,明顯高于天津、石家莊、濟南、太原、西安等省會城市,機動車污染已經成為鄭州市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限行政策發布后,不少網友留言,機動車限行,藍天白云就能回來嗎?
數據說話。2017年12月4日至12月31日,鄭州市在三環內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市區每天減少機動車約110萬輛次。
經南開大學效果評估,限行區域路網日均車流量平均削減約14%、車速提升6%,有效降低了限行區域內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限行后三環內CO、NOx、PM2.5日均排放量相比限行前分別削減了18.48%、19.97%、18.39%。
這些數據證明了降低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可以降低本地污染,減輕重污染天氣污染發生頻次和污染程度。
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環境攻堅辦副主任王春曉說,據此在11月21日-12月31日這段重污染天氣頻發期間,鄭州市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十分有必要。
【聲音】
官方深度解讀此次限行通告發布背景
新聞發布會上,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環境攻堅辦副主任王春曉還就《通告》發布的背景進行深度解讀。
“在秋冬季期間實施單雙號限行,是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王春曉提到,為了守住鄭州的藍天白云,今年以來鄭州突出加強工業、燃煤、揚塵、機動車等污染源治理。
這包括,核查已取締的“散亂污”企業10086家;實現8家水泥企業完成超低排放示范改造;查處工業企業環境違法案件1015起,擬處罰金額3703萬元,據了解這個數量和金額為全省最多;今年以來立案查處揚塵污染違法行為1673起,處罰3454萬元……
這些行動,也讓鄭州的空氣質量有所改觀。截至11月18日,鄭州全市空氣質量呈現“七降一增”:優良天數152天,同比增加8天;PM10累計均值10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9%;PM2.5累計均值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其余各項指標和重污染天數較往年均呈下降趨勢。
盡管開展了許多工作,但擋不住難以琢磨的“天氣”又來搗亂了。國家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會商,預測2018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溫度偏高、降水偏少,冬季風強度弱,不利于冷空氣擴散南下,這也就意味著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較去年冬季明顯偏差。
盡管大形勢不利,鄭州仍將積極應對秋冬季污染。
這些工作包括,加強工地管理,建立“工地警長”“路段警長”制度;從11月15日開始,對598家重點行業企業實施錯峰生產;嚴查散煤禁燒;實施應急管控。
王春曉提到,據專家分析預測,即使采取這么多措施,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空氣質量效果。
【鄭州目標】
169座城,鄭州空氣質量年度排名要退出后20名
近日,河南省環境攻堅辦下發《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的緊急通知》,根據通知,11月18日,鄭州拉響了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并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
預警期間,鄭州全市停止渣土車、水泥罐車、物料車運輸(經市政府批準的應急搶險、保障民生工程的除外)。
實際上,鄭州大氣污染已經十分嚴峻了。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鄭州市年綜合指數為6.11,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中倒排第18名。
而根據《鄭州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攻堅行動時間從2018年10月1日起到2019年3月31日。
具體年度目標,2018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不高于66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濃度不高于115微克/立方米,城區優良天數達到200天以上;年度空氣質量排名在全國16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退出后20名。
截至本月18日,鄭州優良天數為152天,想要在年底實現優良天200天以上的目標,已經成為不可能的挑戰。
不過鄭州空氣質量年度排名要退出后20名,這一目標能否變現,就看鄭州最后的“沖刺”了。遵章出行,或許是我們能為國際鄭喊出的最好“祝福”。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