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記者從鄭州市考古研究院獲悉,日前在鄭州西南區域發現了160座漢代墓葬,經過考古發掘,出土了畫像磚、銅錢、銅碗、陶器等各類文物1000多件。
“此次是為配合鄭州中原土地儲備中心棚戶區改造項目進行的考古發掘。”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地負責人高贊嶺告訴記者,160座墓葬中有120座是屬于西漢時期的,形制可分為豎穴式墓道土洞室和豎穴式墓道土壙空心磚室,墓頂可分為平頂和斜形頂,墓壁為空心磚齊縫壘砌,底部為空心磚平鋪;東漢時期墓40座,形制為斜坡式墓道土壙小磚室,墓頂可分為拱形頂和穹隆頂,墓壁為小磚錯縫平砌而成。
13日下午,記者在考古隊臨時存放文物的倉庫中看到,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豐富多彩,不僅有銅鏡、銅錢、銅帶鉤、銅碗、銅甑,還有鐵劍和鐵環首刀。而出土的陶器數量最多,陶倉、陶壺、陶罐、陶灶、陶奩、陶案等,應有盡有。
這些文物當中,最引人注意的當數畫像磚,上面雕刻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以及儀仗出行圖等。最有意思的是“復式豬圈廁”,豬圈和廁所一體,這也是東漢時期的典型廁所。
“墓葬均為平民墓,離墓葬區不遠的地方就是鄭州的常廟古城。埋在這里的人們或許就是常廟古城的居民。”高贊嶺說,“我們通過這次考古發掘,確認了該區域遺跡的文化性質與時代,同時獲取了該區域兩漢時期墓葬形制以及豐富的出土物,為研究漢代時期人們生活作息、喪葬制度、文化延續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記者溫小娟)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