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網上零售因“疫”而興,其中直播電商逆勢而上,不僅帶動銷量,也帶動就業。
“直播銷售員”新職業新機遇
“在2020年,不看直播,不做直播,那就是白過了。”財經專欄作家吳曉波這句話印證了今年半年來直播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平臺上,明星們變身“銷售員”,官員們也紛紛上陣當“主播”為當地產品賺吆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7月6日聯合發布了“直播銷售員”等9個新職業。而在生鮮電商、傳統商超、百貨商場紛紛“觸網”之際,常態“直播帶貨”更需要大量的直播銷售員。
周明是從事新職業的一份子。中央戲劇學院播音主持專業在校生的他和另外2人,在今年“618”電商購物節前夕成為了茶行業中華老字號“吳裕泰”的直播帶貨主播。
圖為周明在直播間。直播主播供圖
周明不僅主修播音主持專業,還長期學音樂劇、練舞蹈,并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這讓他面對鏡頭不怯場、善應對。
為了把這份新職業的工作做好,他一般會在直播前1至2小時到場,進一步熟悉當日所賣貨品的種類、設置抽獎環節等。直播中,他歡迎新進入的客戶、介紹茶品、講述茶故事,甚至應客戶點播而唱歌。每次直播時,他還會準備紙筆,遇到任何問題隨時記下來,在直播后總結得失。
在吳裕泰電商總經理鄭艷看來,像周明這樣專業院校出身的正規軍更有機會“實力圈粉”,尤其是吸引年青客戶群體。
鄭艷介紹,從近一個月在京東、淘寶平臺上的直播帶貨情況看,佳績頻創,“直播帶貨這種新的銷售形式給客戶帶來直觀、愉悅、有情感的購買體驗,讓老字號的客戶群體進一步年輕化,讓‘老吳’變‘小吳’成為現實。”
不僅吳裕泰這樣的大商戶通過直播煥發新活力,連小商戶也迎來新機遇。教人織毛衣、賣線團的“70后”北京天貓店主張卡,在線下店九死一生之際開始直播帶貨。而今,包括她在內的6位編織者組成的“大媽直播團”,每天至少播12小時,疫情期間業績迎來爆發性增長。今年上半年,店鋪售出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毛線團,超過去年全年銷售額。
圖為張卡在內的“大媽直播團”成員在直播間。直播主播供圖
直播就業新風口新挑戰
北京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73.3億元,同比下降16.3%。但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網上零售額為1899.2億元,同比增長25.8%。
隨著直播帶貨成為新熱點,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而主播們年齡段十分寬泛,有在校生、畢業生,也有中年人、老年人。
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翁一認為,新業態、新模式下,主播們憑自身能力、興趣和專長分得一杯電商之羹,起到了拓寬就業渠道、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的作用。
直播帶貨催生大量新崗位。吳裕泰等眾多商家“瞄準”大學生主播。鄭艷稱,在校生或應屆畢業生可塑性很強,更有利于商家的人才培養。目前公司正計劃嘗試采用校企合作方式繼續挖掘直播人才。
除北京外,目前浙江、上海、廣州等地,數十所學校聯合平臺、機構、商家“定向”培養直播主播。
翁一表示,當前,電商直播行業尚處在起步階段,電商直播市場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大,但直播主播以自我探索和其他職業轉型為主,行業亟需補齊人才短板,推動人才隊伍規范化、專業化、職業化,為互聯網經濟健康有序發展鋪好人才之路。(記者 杜燕)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