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就是我種的水果冬瓜,肉厚清甜,可以生吃,也可以燉湯、涮火鍋、炒菜,是許多大飯店必備的食材。”8月13日下午,郟縣堂街鎮(zhèn)王樓村蔬菜種植大戶周陸軍指著一片冬瓜地說道。
“這種冬瓜我一共種了40畝,畝產(chǎn)18000多斤,每斤市場價0.8元,算下來每畝地收益在14000多元。”周陸軍一邊說,一邊從地里摘出一個水果冬瓜,這種冬瓜與常見冬瓜相比個頭稍小,通體渾圓,呈淺綠色,聞起來略帶甜味。
除了蔬菜種植大戶,周陸軍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平頂山雙鷹蔬菜批發(fā)市場副經(jīng)理。據(jù)他介紹,平頂山地區(qū)每天僅生菜、茼蒿等葉子菜需求量就達3萬斤,全市超過90%的蔬菜都是從外地運來的。
“蔬菜種植前景很好,我除了這40畝水果冬瓜,還種了上海青、白菜、蘑菇等,合計160多畝。蔬菜長成后,就有車到地頭拉走,不愁賣。”大片的蔬菜也帶動了群眾就近就業(yè),周陸軍的蔬菜地用工50余人,每天工資支出額達2000元以上。
“王樓村離平頂山市區(qū)較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電條件好,非常適合蔬菜種植。剛開始種菜我也走了不少彎路,慢慢才摸出了一些門道。這些彎路我走了,群眾就能少走點,能讓鄉(xiāng)親們富起來,我很滿足。”周陸軍說。
在周陸軍的帶領下,王樓村越來越多地群眾開始種植蔬菜,村主任周富強就是其中一員。周富強目前有20個大棚,每個大棚占地1畝,種有上海青15畝,蘑菇5畝,連片的蔬菜大棚頗為壯觀。
“這上海青一般成熟期在25-40天左右,一個棚可產(chǎn)出100筐菜,每筐凈掙50塊錢,一年至少可以種出8茬,建大棚的成本很快就能收回來。”周富強介紹說。
8月9日,周富強注冊成立了“堂街鎮(zhèn)富民蔬菜種植合作社”,準備進一步擴大種植規(guī)模。
“合作社叫‘富民’的初衷就是為了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我要帶動更多的父老鄉(xiāng)親,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下一步我計劃再建30個蔬菜大棚,把王樓村建成平頂山的蔬菜基地。”談到合作社的下步發(fā)展,周富強信心滿滿。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