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嵩縣車村鎮西部天橋溝村白云小鎮,群山環抱、云蒸霞蔚、層巒聳翠,311國道、鄭堯西高速、天白路三條路像三條長龍盤旋在小鎮中。
雨過天晴,太陽沖破烏云,趴在山頂上,光輝燦爛像一碎碎金子灑向這塊“仙境”,精巧典雅、錯落有致的精品小木屋和農家民宿煥然一新,粉墻黛瓦,田園秀麗,猶如童話王國,令人神往。
天橋溝得名于山上兩山之間的一塊大石,形成“天橋”,因處在大山深處,這座“天橋”曾與外界隔絕,無人問津。天橋溝村轄7個村民組,308戶,1138人,地少、山高、林密、環境優美的先天條件,奠定該村優勢在生態,潛力在生態,發展在生態。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當地政府搶抓機遇,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旅游產業,通過整合傳統村落建設、土地整理、飲水安全、危房改造、環境整治等各類項目資金,夯實基礎條件,筑巢引鳳,吸引人才回流,引進洛陽林安汽車城有限公司在這里打造了自駕游營地.....
目前,該村建有特色文化廣場、自駕游營地、農家賓館、精品民宿、綠色生態采摘園,花卉種植也讓這里成了花的海洋,昔日的窮山溝蝶變成美麗的“3A”級景區。
車村鎮黨委副書記王慶義介紹,曾經的天橋溝人祖祖輩輩守著山水美景“要飯吃”,地少糧食作物單一,靠山上桔梗、山茱萸、連翹、板栗、核桃等經濟作物換錢換糧度日;現在依托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鄉村旅游,著實讓群眾端起了“生態碗”吃上了“生態飯”,幽靜絕美的山谷中、茂盛翠綠的竹林旁,便利店、小超市、美食城、農家樂、野炊坊,星羅棋布。有些貧困群眾做起了農家民宿,干起了服務業;有些群眾加入農民合作社發展香菇種植既當了“股東”,又能就近在基地務工賺錢;有些村民外出學習編織手藝,利用本地竹子豐富資源當起了竹工藝品加工者,編織出的竹籃、竹筐、竹蜻蜓等產品向游客售賣......特色鮮明的經濟發展模式,改善了山區條件,激發群眾闖出了嶄新致富路徑,促進了當地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