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留給了世人無限遐想,而在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洞村則帶給我們更加不一樣的感受。8月28日,由安陽市委網信辦組織的“聚焦六穩六保 決戰脫貧攻堅”網絡媒體采訪團走進林州市石板巖鎮桃花洞村,感受這個位于國家AAAAA級景區太行大峽谷內的山村發展之路。
桃花洞村的發展離不開鄉村旅游。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桃花洞村隨著太行大峽谷景區的開發而發展,經過20余年的歷程,目前全村發展賓館、飯店、農家樂30余家,景點攤位20余個,就業人數130余人,打造了“桃花嫂子面”“山里紅”“宜佳莊園”等一批農家樂品牌,2018年被評委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桃花洞村結合自身旅游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靶向施策,積極探索“公司+農戶+貧困戶”模式,通過旅游公司與農戶簽訂協議,利用農戶的土地、房屋等資源集中開發鄉村旅游項目,村民村從中得到收益,真正實現了“以旅助農、以旅促農、以旅富農”,2016年桃花洞村共有9戶貧困戶,戶均收入達到1.92萬元,當年就實現了整村脫貧。
針對各戶的實際情況,桃花洞村因戶制宜,通過不同的模式讓貧困戶實現增收。村里首先盤活閑置房屋模式,通過與旅游公司對接,整合農戶土地與閑置房屋資源,讓農戶把自己空置的房屋騰出,租給旅游公司用于旅游開發,由旅游公司出資裝修、設計,打造完成后按平均每年160元/平方米的價格租給旅游公司,然后收取租金,目前10戶貧困戶每戶至少可獲得每年10000元的資產性收益。其次,村里進行了轉移就業模式。旅游公司雇傭貧困戶在自家搞農家服務,通過務工足不出戶取得收入。該村村民王月美,丈夫早年去世,其因身體有病需常年吃藥治療,家庭十分貧困。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后,王月美家的房屋被改造,其本人也被雇傭在自家搞農家服務,如今每年僅務工就可獲得收入24000元。同時,村里還設置了公益崗位,對于房屋不達標,未能和旅游公司簽訂協議的農戶,通過旅游公司為他們安排公益崗位參與村內環衛保潔實現增收。
因受地理位置所限,基礎設施薄弱一直是制約桃花洞村發展的一個最大短板,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桃花洞村村“兩委”一班人,多方籌措資金,先后技改拓寬道路16公里,建成橋梁2座,涵洞10個,架設有線光纜40公里,新建整修蓄水池5座,安裝整修路燈130盞,維修50盞,如今的桃花洞村已完成了由貧困村向示范特色村的華麗蛻變。(記者 賈利超)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