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南陽市西峽縣二郎坪鎮把香菇種植作為鞏固脫貧的重要手段,不但帶動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增收,而且推動全鎮走上發展特色產業的快車道。
近日,記者來到二郎坪鎮的西峽縣銘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是二郎坪鎮香菇菌袋的加工廠,只見轟鳴的生產車間里,幾十名工人正忙著上料、裝袋、滅菌、上架,現場一片繁忙景象。“菌袋的主要原料是木屑,然后加入麥麩,再經過攪拌、裝袋、高溫殺菌等幾道工序,一個合格菌袋就算生產好了。”采訪中,負責工廠的汪金濤先生說。制作好的菌袋隨后再經接種、育菌,就能夠生長食用菌了。
說起這座食用菌袋加工廠的緣起,就不得不提當地的香菇產業。西峽縣一直是以香菇而聞名,香菇也是二郎坪鎮的產業支柱之一,但無法生產菌袋的短板也暴露無遺。栽培菌類少不了菌袋,但菌袋只能用一次,相當于生物耗材。以前,二郎坪鎮的菌袋是從外地購進,價格不低,運費也不便宜,而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菌袋消耗量也直線攀升。在消耗量激增的推升下,建設菌袋加工廠被納入鎮上工作會議。
2018年,在鎮政府的支持下,汪金濤回鄉創業投資一千余萬元在二郎坪村西坡組興建的菌袋加工廠正式投入使用,改變了菌袋依賴外地的局面。“工廠現有一座105畝的廠房,還有幾十名工人。”汪金濤對記者說,自從開工以來,工廠運行良好,菌袋的年產量已達220萬袋,不但實現了二郎坪鎮香菇的自給自足,還帶動了眾多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創業、就業。
二郎坪鎮銘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里,56歲的張新付一邊檢查著香菇菌袋,一邊和其他貧困戶談笑著:“現在我們的日子是越來越有奔頭了。”貧困勞動力張新富既在基地種了一萬五千袋香菇,又到基地務工,主要從事熟袋管理。被合作社聘請為生產基地的“大總管”,負責技術指導、人員調配等管理工作。說起收入,張新富情不自禁地笑起來,“俺現在有好幾種收入,也是高收入者了。”
“現在有了菌袋加工廠,相信我們鎮的香菇產業會更進一步,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采訪中,汪金濤對記者說,正是看到香菇菌袋的廣闊發展前景,同時正在申請注冊商標,力爭將其打造成全鎮的特色產業,為全鎮的經濟發展、村民脫貧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康安安)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