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龍門石窟景區立即加裝鐵網今年的國慶長假,洛陽旅游呈現火火火的局面,洛陽龍門石窟景區游客爆棚,“佛像被游客摸出包漿”的話題也成為熱搜,網友呼吁,文明出行,保護好文物。對此,景區立即采取保護措施,加裝鐵網,將游客和佛像拉開距離,新增警示牌保護文物。景區的緊急措施獲得網友好評。大河報記者注意到,長假期間,諸如此類現象并非個例,摸“佛像”能帶來好運、摸“壽桃”能長壽、寺廟房頂上被扔滿硬幣,蓮花池內硬幣鋪滿水底……這些看似祈福的行為,是民間習俗,還是真的能帶來好運?是否會損壞文物?記者進行了采訪。
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景區緊急加裝保護鐵網
10月1日,洛陽龍門石窟景區游客爆棚。一些千年佛像緊挨過道,許多游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小孩鉆進護欄撫摸佛像并合影,對于景區工作人員“禁止觸摸”的提醒熟視無睹,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
據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佛像本來就在風化,游客觸摸會加劇損壞。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在批評游客這種不文明并且損壞文物的行為。
為了保護這些佛像,目前,景區已焊裝了幾十個高密度防護網,將游客與佛像隔離,并且新增了不少警示牌。據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后續會對一些受損佛像進行保護性修復。
對于為什么之前沒有對佛像等珍貴文物進行保護,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景區和龍門石窟研究院一直采取措施保護佛像,但是景區內佛像較多,加上國慶長假游客爆棚,才會出現此類情況。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佛像,景區今后會常態化地設置固定的崗位,保護文物的安全,并且還會有志愿者在現場勸導游客愛護文物,文明旅游。摸佛頭能好運,水里扔錢能祛病?專家稱,祈福行為要以保護文物為前提
記者注意到,長假期間,諸如此類現象并非個例,摸“佛像”能帶來好運、摸“壽桃”能長壽、寺廟房頂上被扔滿硬幣,蓮花池內硬幣鋪滿水底。
假期期間,洛陽白馬寺景區內游人如織,位于寺院中半人高的石刻桃子總會被路過的游客摸上一把,由于常年接受游客的“洗禮”,石桃已被摸得“油光發亮”。而在白馬寺景區一些大殿的房頂上,錢幣被游客們當做祈福用品扔上房頂,一層又一層的錢幣難以及時清理,“每隔一段時間工作人員都要爬上去,才能清理這些錢幣”。該景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幾年前,陜西西安華清池景區內的楊貴妃雕像也曾多次遭遇游客“毒手”,洛陽老君山景區通往山頂金殿的漢白玉欄桿上密密麻麻鎖滿了形狀各異的鎖,借“鎖住”寓意自己愛情事業牢固,長命百歲。
旅游中的祈福行為是十分常見的情況,怎樣既能保護文物又能滿足游客旅游祈福的心理?10月9日,記者采訪了洛陽師范學院社會學者安鋒,他說,撫摸旅游景區內的一些標志性物品,例如有特殊含義的石頭、雕像等,這是游客參與旅游互動的一個環節,并不能全部歸為不文明旅游,在很多旅游景區,導游也會建議游客們參與到這一環節中。
但是,對于景區來說,就需要從管理的角度,分析哪些景點是游客能夠參與的,哪些景點屬于珍貴文物,不能讓游客觸摸的一定要加以保護,在保護好歷史文物的前提下,尊重我國傳統的旅游祈福的風俗習慣,采取一些措施,滿足游客們參與體驗旅游祈福的期望。安鋒還說,龍門石窟佛像被摸出包漿的情況值得所有人思考和討論,警示我們應該加強保護珍貴文物,提高全民參與文物保護的意識。
呼吁文明出行,養成保護文物的意識
除了有觸摸佛像、石桃,以期消災祛病的行為,在洛陽新安縣的青要山景區內,也出現另一種祈福的行為。在該景區內,一些巨石下面都有大小不一的樹枝“支撐”,這些密密麻麻的樹枝都是由游客擺放進去,寓意為祈求身體健康。據介紹,原本石頭下擺放的樹枝并不多,但由于參觀人數逐年增多,效仿這類行為的游客也越來越多,石頭下面也就形成了一排排數量眾多的小樹枝。
“其實民間對此類行為并沒有特殊寓意,大部分是游客自己心中的一個期許。”洛陽民俗博物館名譽館長王支援告訴記者,景區內被游客“盤”出包漿的佛像和石桃大多數為游客的自發行為,民間習俗中并沒有摸一摸佛像或者石桃就能消災祛病的說法。
而對于樹枝“撐起”巨石,以及往寺廟水池和其他文物投擲錢幣的行為,王支援介紹說,這些行為也都不是民間習俗,“這些行為雖然不會對文物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但是在提倡文明出游、保護文物的今天,這類行為依舊是不提倡的。”王支援告訴記者。
公眾參觀、保護文物意識明顯提高
“近幾年大家到博物館參觀的秩序,明顯是在逐年好轉。”洛陽博物館保衛科科長馬崢介紹道,在“十一”黃金周假期期間,洛陽博物館的預約參觀人數早已爆滿。假期中,有時來參觀游客從早晨開館起就開始排隊入館,直到中午時分才能逐漸減少。
近年來,洛陽博物館成為大部分游客到洛陽旅游的“網紅”打卡地,馬崢建議大家在博物館內參觀時一定要遵守館內秩序,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共同保護珍貴的參展文物,“對于年齡較小的參觀人員,希望隨同的老師和家長能負起看管責任,讓孩子們從小就有保護文物、文明參觀的良好習慣。”
今年10月1日,央視中秋晚會播出,作為晚會錄制地的洛陽亮相全球,吸粉無數。10月1日至10月8日,全市共接待游客702.35萬人次,同比增長2.1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3.59億元,同比增長6.49%,洛陽著實成為十分火爆的旅游目的地。而洛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存有大量珍貴文物,保護文物和發現旅游相輔相成,同等重要。
今年5月份,洛陽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洛陽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文物依法保護水平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傳承體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文物安全形勢明顯好轉,文物機構隊伍更加優化,文物領域社會參與活力不斷煥發,文物工作在堅定文化自信、加快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核心區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得到進一步彰顯,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眾。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