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節,對于龍龍(化名)一家來說,是個真正的團圓節。1998年,年僅4歲的龍龍被拐,20多年后,在寶貝回家公益組織志愿者杜向陽的幫助下,龍龍終于和家人團聚了。
杜向陽已經幫人尋親近10年了,他牽頭的尋人案例有200多個,成功幫43人找到親人。他有著許多亮眼的“頭銜”:“感動中原”候選人、“河南好人”……
在洛陽,像杜向陽一樣的“好人”還有很多,他們當中有不少“最美洛陽人”。帶領我國石油石化行業從基礎薄弱走向世界領先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武;帶領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創造了全國鄉村旅游發展“重渡溝現象”的馬海明;堅持為環衛工人、空巢老人、殘障人士、農民工等提供免費愛心粥的洛陽市澗西區愛心粥志愿團……這些“最美洛陽人”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河洛大地傳遞正能量。
2013年以來,洛陽市持續開展“最美洛陽人”學習宣傳活動,推出了800多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基層先進典型,其中42人被授予“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
他們當中,既有知名的科學家、援非的醫生、技藝精湛的大國工匠、駐扎鄉村的第一書記,也有堅持創業致富的普通農民、堅守深山幾十年的鄉村教師、返鄉創業的山村青年,普通民眾占95%以上。
洛陽市通過舉辦“最美洛陽人”年度十大人物評選、“最美洛陽人”專題宣講報告會,出版發行《最美洛陽人》宣傳冊,推出微電影《焦裕祿》、豫劇《馬海明》、紀實文學《生命的動能:楊奎烈故事》等文藝作品,拍攝“時代楷模”陳俊武系列微視頻等多種形式宣傳“最美”,凝聚正能量。
“最美洛陽人”的名字家喻戶曉,他們的故事不僅深入群眾心中,而且廣為傳頌。中信重工焦裕祿講解隊、河科大一附院抗擊新冠肺炎青年突擊隊等先進個人和集體的事跡榮登“學習強國”全國學習平臺。
洛陽市委先后十多次下發學習決定,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向馬海明、張書軍、陳俊武等先進典型學習,并將其作為必學內容,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過程。
在火熱的學習活動中,洛陽市涌現出了一大批馬海明式的好干部,欒川縣潭頭鎮撥云嶺村黨支部書記楊來法帶領班子成員修公路,帶領村民種煙葉、種核桃、發展鄉村旅游,使該村的產業化水平在全縣名列前茅;嵩縣黃莊鄉三合村返鄉創業青年馮亞珂,靠著家鄉山清水秀好風景,建設“手繪小鎮”、發展“寫生經濟”,帶領全村脫了貧、走上了發展路……他們為鄉村振興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如今,在洛陽,人人爭當“最美”。“最美洛陽人”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濃縮著河洛兒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精神高地的孜孜追求。
“我們將始終以《新時代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為工作遵循,持續提升公民道德素質水平,持續弘揚正能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花開遍河洛大地。”洛陽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河南日報記者 石可欣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