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葫蘆”是個小店,銷售雕刻葫蘆,位于新鄭市新村鎮(zhèn)孫莊村。11月3日,店主王小龍正將金黃色的葫蘆放上貨架。今年32歲小伙兒,城里學的雕刻,回鄉(xiāng)開店,看中的是文化與環(huán)境。
孫莊村有千畝桃園,剛剛完成環(huán)境改善工程以“淘”為主題,修村道、改排水、裝路燈、建游園,并將古水車、稻草房、泥巴墻點綴其間,文化氣息十足。
新村鎮(zhèn)是新鄭市北大門、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所在地,近年來,該鎮(zhèn)借助古文化、孝文化,用文化力量推動環(huán)境建設與社會治理,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無論環(huán)境建設還是社會治理,黨建始終是主導。在聞名全國的裴李崗村,新落成的黨群服務中心,融入石器時代元素,茅草為頂、土培做墻,內部報告廳、投影室、圖書館、兒童娛樂室配備齊全(如圖)。作為全鎮(zhèn)基層組織陣地的標桿,這里定期舉辦文化講堂,提升組織凝聚力。
裴李崗村集體順勢發(fā)展鄉(xiāng)村經(jīng)濟。服務中心北側,是兩座類似風格的院落,一為民宿,一為餐廳。管理者韓梅說,兩層一共五個大床房,周末總是客滿,租客感受裴李崗文化的同時,周邊具茨山、黃帝千古情景區(qū)都可游覽。
不遠處的梨園村,仿古戲臺聳立在農舍中,臺前戲曲廣場上,臉譜、樂器、配飾錯落有致,濃濃戲味,如風吹來。鎮(zhèn)黨委委員毛麗芳說,這里原是一處垃圾溝,附近村民有意見。經(jīng)過大伙兒商議,建成6.5畝的舞臺廣場,已成文化地標。
環(huán)境建設中,新村鎮(zhèn)運用腳步丈量工作法,以群眾視角發(fā)現(xiàn)問題、檢驗效果,找準群眾的關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于走訪中發(fā)現(xiàn)并整改問題220個,修補路面坑槽1600多平方米,改水改廚改廁完成4475戶,新建游園13個……
小河口村坐落在古洧水岸邊,僅29戶人家,是新鄭市最小的自然村。村口,一批柴火棍捆扎的小馬,配上古色古香的村名村志牌,仿佛回到走馬渡河的久遠。步入村莊,木板刻畫的村莊地圖厚重古樸,村民拍攝的美景照片掛上院墻,孝文化主題廣場正在施工。
社會治理,孝文化是有力抓手。王畢莊村的王建生曾是出名的“難說話”。去年,村干部安排他參與孝老活動,為老母親祝壽、洗腳、喂飯,聽鄰居講孝老故事,他深感慚愧,頓悟前非,從此積極配合村里工作,疫情防控期間還義務為村安裝擴音喇叭。
前不久的重陽節(jié),作為河南省孝德示范鎮(zhèn),新村鎮(zhèn)23個村孝老活動如期展開,再一次掀起高潮。鎮(zhèn)黨委常務副書記周偉杰說,近三年來,全鎮(zhèn)舉辦用孝心溫暖鄉(xiāng)村系列活動644次,開展好家風故事分享會560次,創(chuàng)建書香家庭80戶,用教育點亮未來系列活動8次。三年如一日崇德向善尚孝顯示出“滴水穿石”的強大力量。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