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一早,周口市淮陽區平糧臺遺址工作人員王先生在園區內巡防時,發現一棵玉米結出了高粱穗。他向當地農業種子專家咨詢,專家也表示非常罕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采訪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農學專家李可凡教授,才最終揭開了謎底。
“玉米結出高粱穗,你說稀罕不稀罕。”11月13日一早,淮陽區平糧臺的工作人員給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打電話,通報了這一消息。據介紹,這株玉米被發現的地方位于平糧臺遺址東南角的荒地處,周圍長滿了雜草,這株“鶴立雞群”的玉米一眼就被工作人員看到了。“看著外觀和普通玉米沒兩樣,就是上面長著暗紅色的高粱穗。我問了淮陽區的一位農業種子專家,對方表示也沒見過。”發現這株玉米的王先生說,目前,他把玉米刨下來放在自己辦公室了。
隨后,記者將這株玉米的照片、視頻資料發給了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農學專家、副教授李可凡。經李教授辨認,原來,這不是高粱穗,而是玉米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星”。李可凡進一步解釋說,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這株玉米是野生的,不是人為種植的。一般我們種植的玉米,都是雜交品種。而這株野生玉米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無法授粉,所以沒結玉米棒,而根部的營養成分往上躥,都集中在了玉米穗上,最終導致玉米穗特別大,看著像高粱穗。
據記載,發現這株野生玉米的淮陽平糧臺古城遺址,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城址,是我國目前發掘出土近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2020年5月,該遺址項目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