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三門峽市召開的2020年度河南考古成果交流會上,魯山地區舊石器考古調查項目負責人趙清坡公布了該項目的最新進展,“目前,我們已在魯山縣內發現舊石器地點40余處、洞穴60處,采集石制品200余件。這些舊石器地點的發現填補了魯山縣的空白,同時為研究中國南北方舊石器文化交流及與環境變化的關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平頂山境內有山地、丘陵、崗地、平原4種地貌類型,地處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過渡地帶,主要有汝河、沙河等31條較大河流,環境氣候非常適宜生存。這跟我省已發現的欒川人、盧氏人、南召人、許昌人等周邊的舊石器遺址人類生存環境非常相似,但此前平頂山地區僅有莊科洞、張灣兩處舊石器遺址,舊石器考古工作幾乎是空白。
從發現的200余件石制品類型來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等,原料主要為脈石英、石英巖、石英砂巖等。專家初步判斷,根據石制品加工特點、石器風化程度、地層情況,魯山縣境內的舊石器地點以舊石器時代早、中期為主。
“這個地區處于南北方過渡地帶,石制品總體特征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南方礫石工業類型,一類是北方小石片工業類型。”趙清坡說,以礫石為毛坯制作石器,剝片方法主要為錘擊法,以砍砸器等大型石器為主;以石片為毛坯制作石器,類型主要為刮削器、尖狀器等小型石器。這些石制品對中國南北方舊石器文化對比研究及現代人起源研究有重要意義。
“在魯山寶豐汝州三縣交界處的山區已發現46處洞穴,其中多數洞穴較為理想,適合古人類的居住。”趙清坡說,魯山地區舊石器調查項目自2019年開始,希望通過考古調查發現舊石器時代早、中期遺址及早期現代人生存證據。(河南日報記者 溫小娟)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