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賈永標 上海報道】“挖掘機一哥”三一提前許下萬億承諾,背后含金量幾何?
(相關資料圖)
4月3日,三一集團在官微上發布消息稱:近日,575張制作精美的“萬億市值紀念券”統一發放到三一員工手中。未來當三一實現萬億市值時,這張紀念券可兌換100萬元獎金。
消息公開后迅速引發了投資者熱議:上市公司釋放這種信息,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三一重工現在的市值才1500億,這目標定得也太遠了吧?
4月4日,三一重工證券部工作人員向大河財立方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的真實性。“萬億指的是集團旗下所有上市公司,這其實更偏向于一種內部的激勵,并非對投資者或者市場做出的承諾。”該人士稱。
提前發放的“萬億市值紀念券”價值百萬
資料顯示,三一集團始創于1989年,前身為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業務涉及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筑路機械、樁工機械、風電設備、港口機械、石油裝備、煤炭裝備等,旗下擁有三一重工、三一國際、三一重能3家上市公司。
據介紹,近年來,三一以全員學習《DAMA數據管理知識體系指南》為標志,開始第三次創業,提出了萬億市值目標。隨后三一決定制作發放一批“萬億市值紀念券”,以激勵參與去年國慶DAMA集中學習活動,并選擇相信企業未來的員工。
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三一重工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此處的萬億市值指三一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總和,包括三一現在的上市公司以及未來可能會上市的一些公司,是一個長期的目標。“目前這塊累積下來大約有兩千多億的市值,因此整個活動其實還是偏向一種內部的激勵,并非對市場或投資者做出的承諾。”
按照該紀念券描述,未來三一旗下的上市公司總市值合計達到1萬億元時,只要員工仍在三一工作,就可憑這張“萬億市值紀念券”原件,一次性獲得100萬元獎金。目前,這575張“萬億市值紀念券”已全部發放到位。當萬億目標實現時,三一將拿出5億多元來兌現這筆獎金。
希望員工能相信企業、相信企業發展目標
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曾公開表示,首批創業員工是三一的金牌員工,三一市值達到千億的時候在職的金牌員工拿到了100萬元。千億目標達成后,三一集團創始人梁穩根又表示等三一市值超過1萬億后要給金牌員工每人發500萬元。
在2021年的三一節上,33位金牌員工、6位抗震功臣以及4159位持有“千億紀念券”的員工,最終收獲了總額近1億元的回報。向文波表示,這是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一個“游戲”,希望員工相信企業、相信企業的目標。
據了解,1995年初,在長沙產業園投產的前一天,梁穩根本想給大家發一塊牌子,但時間倉促,他就安排人制作了一批白條“兌獎券”,并鄭重承諾:當三一每取得一個重大的發展里程碑,就對持有“兌獎券”的員工予以重獎。2003年,三一重工上市,這些白條“兌獎券”被兌換成1萬元現金,并“以舊換新”成為24K黃金打造的金牌,這些員工因此被稱作“金牌員工”。
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萬億市值的目標短期內達成的難度非常大。一方面取決于三一重工等上市公司自身業績成長的過程,另一方面取決于資本市場對三一重工等上市公司未來潛力的認知,所以如果紀念券沒有其他功能的話,就權當一種美好的愿望。
2022年營收、業績雙降,萬億目標或為時過早
事實上,此次“萬億市值激勵事件”引發熱議,也與三一重工年報表現不佳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三一重工披露的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08.22億元,同比下降24.59%;實現歸母凈利潤42.73億元,同比下降64.5%。營收為6年來首降,歸母凈利潤不及2018年水平。
三一重工稱,國內工程機械市場處于下行調整期,疊加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工程有效開工率不足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大幅下降。年報顯示,2022年三一重工國內市場營收為415.29億元,同比下降47.24%。
其中,挖掘機械是三一重工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22年營業收入為357.56億元,占比為45.8%,毛利率為27.9%。三一重工表示,2022年超大型挖掘機市占率上升至第一位。
在不少行業人士看來,當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前景仍然難言樂觀。“大型工程機械行業依賴經濟景氣,目前全球衰退跡象隱現,加上此前周期對大型工程機械設備的投資基數很大,因此業績和估值增長的動能都轉弱。”沈萌表示。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王瀅波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網絡化和智能化是大勢所趨,大型機械行業也不例外。經濟增長的本質是信息處理能力的增長,它會顛覆原有的市場格局,造成贏者通吃。技術進步較為緩慢的行業在整體經濟中的占比會越來越低,同時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企業會降維打擊智能化程度較低的行業。
“面對數字經濟巨頭的進攻,很多傳統企業會不堪一擊,就如同使用算盤和計算機比賽一樣。三一重工的技術進步速度或許有些不盡如人意,因此要達到萬億市值可能并不容易,甚至可能不升反降。”王瀅波表示。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