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東莞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東莞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2018年“1號文”——《關于推動美麗東莞建設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環境需要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該文改變了東莞市政府“1號文”連續多年聚焦經濟領域的做法,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品質提升擺在突出位置,交出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的“東莞答卷”。
新聞發布會上,東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白濤介紹,《意見》分為七部分,從規劃引領、補齊短板、提升品質、彰顯品位等方面提出了20條政策干貨。例如,通過加強水、大氣、土壤、固廢污染整治等措施,加快生態環境治理;通過加快落后產能整治退出等措施,推動綠色轉型發展;通過推動濱水空間環境品質提升、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等措施,提升城市品質內涵;通過全域建設魅力小城和文明美麗村居等措施,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推進廣深高速創新帶示范建設等措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其中,加強生態環境空間管控、建立綠色低碳產品標識管理制度、推進濱海岸線走廊景觀打造、加快廣深高速創新帶示范建設、組建城市更新基金、打造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等均屬于首次提出的創新舉措。
“東莞將加快建設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美麗東莞,增強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白濤說,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品質提升是美麗東莞建設的主要任務,東莞將通過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品質和水平,加快建設更加尊重自然環境和城市發展規律,山水格局和城鄉風貌更加和諧美麗的新東莞,交出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的“東莞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剛閉幕的東莞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也用了大篇幅對美麗東莞建設進行全面部署,要求著力推動在創新轉型發展、全面開放格局、區域協調發展、美麗東莞建設、社會和諧善治、文化繁榮興盛上實現“躍升”,加快推動東莞市高質量發展,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據了解,近年來東莞始終堅持“國際制造名城、現代生態都市”的發展定位,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品質提升擺在突出位置上,全力推進水污染治理攻堅戰、城市品質三年提升計劃、園區統籌組團發展戰略等系列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逐步走出了一條制造業立市與生態發展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