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粗放開采,曾讓開發區·鐵山區滿目瘡痍。近年來,通過持續不斷的生態修復,開發區·鐵山區為一塊塊工礦廢棄地重披綠裝。
陽春三月,正是植樹造林的大好時節。在白石山廢石場復墾3號地塊,開發區·鐵山區的干部群眾正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挖坑、扶樹、培土、澆水,大家每個環節一絲不茍。一個上午,一棵棵新栽的小樹苗整齊排列、亭亭玉立。
開發區·鐵山區工礦辦干部孫壽江: 加大對工礦廢棄地的復綠力度,讓工礦廢棄地山更綠,空氣更好,人居環境更宜居。
白石山毗鄰106國道和鐵山城區,多年開采,使山體植被嚴重受損。近年來,這里被納入鐵山還地橋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通過清削方、坡面整形及植被恢復等措施,礦山的高陡邊坡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今年,這里計劃新栽3200棵西府海棠,并打造成地質科普園。
3號地塊項目負責人黃勁松:給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同時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美化環境。
在黃石鐵山—還地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二期)5號地塊,紅葉碧桃、池杉和馬尾松等植物長勢喜人。幾年間,經過削方整形、場地綠化等治理手段,這個鐵山最大的排土場,從寸草不生變得綠意蔥融。
擁有百年開采歷史的鐵山,工礦廢棄地占轄區土地面積比例之高,全國罕見。近年來,開發區·鐵山區搭乘國家政策東風,堅持開展工礦廢棄地綜合治理和復墾綠化工作。目前,光彩山廢石場,107龍衢灣排土場重點工程,大冶鐵礦120、150、尖林山、桃花山等治理項目相繼完成,礦區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工礦廢棄地的復墾利用,當地生態家園建設如火如荼。復墾后的工礦廢棄地上,建起了光伏發電站;槐花旅游節、國家級登山健身聯賽、潮玩生活節等一系列以生態為主題的大型活動相繼舉行,聚了人氣、火了消費。現在,開發區?鐵山區厚植綠色發展底色,森林覆蓋率達34.8%。
記者 唐崖巖
【來源:黃石市廣播電視臺_時政要聞】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