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如果問年輕人最怕什么 體檢報告一定榜上有名 多少人以為自己身體棒棒噠 一到體檢就“花樣百出” 不是這里有毛病 就是那里指標不正常 特別是甲狀腺 突然就給你來個“驚喜” 先別慌! 這甲狀腺結節不一定就是癌 而這甲狀腺癌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兇險 甲狀腺癌是一種起源于甲狀腺濾泡上皮或濾泡旁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是頭頸部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2022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近年來甲狀腺癌已成為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女性的發病率比男性高出約2倍,多發于15歲至59歲女性。 甲狀腺結節高發除了與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精神壓力增大有一定關系外,檢查手段的進步,對甲狀腺結節檢出率升高也有很大關系。以前檢查甲狀腺全靠醫生手摸,只能發現1cm以上的結節,現在敏銳的B超相助,0.1cm的結節都無處遁形。 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甲狀腺癌有以下四種病理類型: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濾泡性癌、甲狀腺髓樣癌和甲狀腺未分化癌。其中,甲狀腺乳頭狀癌最常見,其惡性程度一般比較低,發展過程緩慢,治愈率也非常高,甲狀腺濾泡性癌次之;而最后一種甲狀腺未分化癌的惡性程度最高,生長非常的迅速,所以也不能掉以輕心。 這是我們甲狀腺專科的醫生在門診經常被患者問到的問題,不過這也反映了大家對甲狀腺癌,或者說甲狀腺相關疾病存在著一個比較大的誤解。實際上,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癌患者早期是沒有任何癥狀的。無論是頸部的酸脹、疼痛,還是活動不適,都和甲狀腺本身沒有關系,這些癥狀多半都是頸部淋巴結的炎癥所致。對于大家來說,如果想準確判斷甲狀腺有無異常,需要定期體檢,做甲狀腺彩超檢查。 目前的醫學界尚未發現能誘發甲狀腺癌的直接致病因素,只是認為有一些間接的家庭和環境的影響可能提高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如青少年時期頭頸部放射接觸史、肥胖、吸煙、碘攝入過多等。 ① 高劑量輻射暴露:研究表明,在嬰幼兒期間,頸部接受過大量電離輻射的話,成年以后發生甲狀腺癌的幾率會增加。 ② 碘攝入過多:“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材料,碘的過量攝入可能會導致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 ③ 激素影響:包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內的女性激素,很可能參與甲狀腺癌的發生、發展。 ④ 肥胖: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統計,超重或者肥胖者比不超重者患甲狀腺癌風險更高。 ⑤ 不良生活方式:吸煙、熬夜、情緒抑郁或焦慮等,都可能誘發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良性多、惡性少 按照我院體檢中心的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大概30-50%都可以檢出甲狀腺結節,不過其中只有大約5%是甲狀腺癌。可以說,大多數甲狀腺的結節都是良性的。良性甲狀腺結節突變成癌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仍需要定期復查。 結節大就是癌嗎? 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也與結節本身的直徑大小無關,通過大小是沒有辦法判斷其性質的。結節較小者可能為甲狀腺微小癌,而結節較大者也可能為良性的巨大腺瘤。對于已經確認良性的結節,一般不主張積極手術,除非甲狀腺結節直徑過大、對周圍組織產生壓迫癥狀,或者影響美觀,可以通過手術或其他微創治療方法進行處理。 這些特征需要重點關注 甲狀腺癌在彩超檢查中的特征性表現是: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縱橫比大于1、結節內可見異常血流信號、結節內可見多發鈣化灶。 結合以上這些表現,可以對每個甲狀腺結節進行TI-RADS評分,一般認為評分達到4-5分的,就有甲狀腺癌的可能,建議做穿刺活檢來進一步判斷是否為惡性結節。 TI-RADS評分 1類:正常甲狀腺,無結節,或手術全切的甲狀腺復查(無異常發現者); 2類:典型而明確的良性結節,如腺瘤或以囊性為主的結節; 3類:不太典型的良性結節,如某些結節性甲狀腺腫,惡性風險小于5%; 4類:可疑惡性結節,4類再分成4a、4b和4c亞型,惡性風險5%~85%; 5類:是典型的甲狀腺癌,惡性風險85%~100%,懷疑甲狀腺惡性結節伴頸部淋巴結轉移,歸為5類; 6類:是經細胞學和組織學病理證實的甲狀腺惡性病變,未經手術和放療及化療。 雖然彩超檢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甲狀腺結節的性質給予一個大致的判斷,但是受限于影像學檢查本身的特點,它并不能作為確診甲狀腺癌的依據。 術前最好的可以幫助確診甲狀腺癌的檢查手段就是穿刺細胞病理學檢查。在彩超的引導下,用細針穿刺甲狀腺結節,對抽吸出來的腫瘤細胞做病理學檢查,就可以很準確地判斷結節的性質了。如果檢查結果是甲狀腺癌,那就應該接受手術治療了。 甲狀腺乳頭狀癌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亞型,占所有甲狀腺癌類型的90%以上。它的惡性程度很低,進展很緩慢,治療效果也非常好。只要在近期內接受了規范的手術治療,一般都能完全治愈。 甲狀腺濾泡性癌殺傷力比乳頭狀癌高,還容易通過血液轉移,但總體而言,發展也是比較緩慢。 甲狀腺髓樣癌和未分化癌進展較快、預后比較差,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特別是甲狀腺未分化癌,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當然,這類腫瘤比例并不高。 對于大于1厘米的甲狀腺癌,即便是低度惡性的甲狀腺乳頭狀癌,醫生還是會建議病人及時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切除的范圍可以依據病情個性化處理。 一般甲狀腺結節手術后為減少復發應少吃海鮮,并盡量避免進食含碘量豐富的食物,如海帶、蝦皮和紫菜等。 而對于甲狀腺全切患者,正常飲食即可。只不過因為絕大多數術后的患者是需要每天口服優甲樂這一類補充甲狀腺素的藥物,所以要謹記在早餐前30分鐘左右,空腹服藥。如果偶爾忘記了服藥,可以當天在晚餐后3小時左右補服。 問 甲狀腺癌女性患者術后會影響生育嗎? 答 甲狀腺癌患者治療后能否懷孕生育,主要從腫瘤復發轉移、甲狀腺功能方面進行考慮。從患者角度考慮,我們建議育齡甲狀腺癌患者最好在治療一年后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病情無復發、身體內各項指標正常,且身體狀況良好再考慮懷孕。 甲狀腺癌發病率的上升的原因目前還尚無定論,一般認為單一因素無法解釋這一現象,需關注個體化、環境及醫療相關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建議有特定基因突變、有既往頭頸部輻射史、已經有甲狀腺結節有進展等人群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篩查建議 ① 一般不建議在全年齡階段都開展甲狀腺彩色超聲檢查;② 甲狀腺癌高危人群:頸部超聲檢查(包括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及甲狀腺功能檢查,每年1-2次;③ 有甲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體檢甲狀腺,每年一次頸部彩超;④ 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結束時,建議分別進行1次頸部超聲檢查;⑤ 對于多數甲狀腺良性結節,可每6-12個月行頸部超聲檢查1次,對暫未治療的可疑惡性結節,可縮短頸部超聲檢查的間隔;必要時考慮行超聲引導下穿刺。【來源:武漢協和醫院、湖北廣電大健康發展中心】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