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發現一名初篩陽性人員王某某。當地警方通報稱,王某某在靜態管理期間有私自外出、不佩戴口罩進入超市購物等行為,已依法對其立案調查。
防范新冠,要堅持科學規范佩戴口罩。然而,因未佩戴口罩引發感染的案例卻并不少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 深圳發布 " 官方公眾號也發文指出,下半年以來的深圳疫情中,流調專家窮盡各種手段,在茫茫人海中追尋不同病例的交集,結果常常在翻看監控視頻時,發現一個現象:戶外隔空傳播。
感染者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戴好口罩。
很多關聯的病例,并沒有實際接觸,僅僅是因為彼此都沒有戴好口罩 " 同了框 "……
公交站相遇不戴口罩被 " 秒傳 "
國慶期間,深圳一名市民前往內蒙古旅游,返深后于 10 月 9 日確診,此為病例 A。
流調顯示,10 月 8 日 18 時,病例 A 與病例 B 在福田區的路邊相遇,二人均未戴口罩,導致交叉感染。
10 月 10 日,病例 B 確診。病例 A 引發的后續關聯感染個案至少 20 余例。
我剛吐了一口痰,你剛好路過
福田區某生活超市門口,確診病例 A 路過時,向旁邊的垃圾桶吐了口痰。
一分鐘后,病例 B 和兩名好友來到該超市買菜,并在距離垃圾桶一米左右的位置,徘徊了大概一分鐘。身著白衣的病例 B 雖然戴了口罩,但整個鼻子都裸露在外。
病例 A 確診兩天后,病例 B 也確認感染。福田區疾控中心流調發現,兩人屬于同一傳播鏈。
地鐵口:2 人 " 隔空感染 "
福田區某地鐵站出入口旁人行通道上,病例張某未正確戴口罩,一名路人同樣未正確戴口罩,二人相隔一兩米距離,發生交叉感染。
行人道上 " 一傳多 "
福田區某人流密集的人行道上,病例蔡某某未正確戴口罩走過,多名同樣未正確戴口罩的路人均被感染。
公園里,沒戴口罩的大叔 " 闖了禍 "
福田區某公園中,病例彭某某未正確戴口罩,一名路人走過,由于未戴口罩導致交叉感染。
在小區當面 " 嘮個嗑 ",造成 " 一傳多 "
福田區某小區,病例吳某某未戴口罩在小區活動,與鄰居們近距離接觸、交談,當中有些人并未正確戴口罩,最后多人被交叉感染。
2022 年以來,各地通報多起因未佩戴口罩引發感染的案例,包括南昌、長沙、廣州等地。
10 月,廣東韶關疾控介紹,一病例于 9 月 30 日從外地返回韶關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場合、隨地吐痰,傳染了路過的數名市民。
7 月,江西南昌,一陽性感染者因出入各類場所不戴口罩,直接造成 16 名密接人員感染。
6 月,廣州市在對其中一起四代重點病例接觸追溯過程中發現,黃某與魯某在同一餐廳用餐,兩人分別進入衛生間,因為雙方均未佩戴口罩,在無接觸肢體情況下僅 14 秒就完成了病毒傳播。
3 月,湖南長沙,流調發現,一病例沒戴口罩,與未戴口罩的確診病例相向而行、擦肩而過,相隔 0.5 米左右。疾控專家表示,處于排毒期的感染者咳嗽、吐痰或打噴嚏等噴出的飛沫,小顆粒的會懸浮在空氣中,其他人吸入即可造成傳播。
科學戴口罩
是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方式
關鍵時刻
為了自己與他人的健康
在該戴口罩的場合千萬別放松!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