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將精致女發言人李少莉推向輿論風口。
(資料圖)
畫面顯示,李少莉佩戴的耳釘,疑似法國著名奢侈品牌梵克雅寶,售價高達 3 萬元。絲巾疑似愛馬仕,售價在 4000 元以上。
李少莉是呼和浩特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出現在 10 月 29 日的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 63 場)上。
這個對李少莉而言或許很平常的裝束,成為她飽受質疑的地方。當地紀委開始介入調查。是不是正品耳釘、絲巾,是不是合法來源收入,相信會水落石出。
李局長的裝束,的確是一個敗筆。在疫情防控發布會的嚴肅場合下,妝容打扮過分精致,和整體氛圍很不協調。
但僅僅是裝束問題嗎?
裝束是公眾情緒的發泄口,是紀委介入調查的理由。公眾不滿的,卻不僅僅是裝束,而是李局長作為新聞發言人的失職。
給公眾留下不好的印象,裝束上的 " 毛病 " 就會被揪出來。
在裝束上被抓住把柄的官員,歷來有之。" 表叔 " 楊達才是其中一個。2012 年 8 月,一輛從內蒙古呼和浩特開往陜西西安的雙層臥鋪客車在包茂高速安塞段發生特大交通事故。這起交通事故造成了 36 人死亡 3 人受傷。時任陜西省安監局局長的楊達才,挺著大肚子,面帶笑容,站在燒成光架的大客車前。
他微笑的表情,與現場悲傷的氛圍形成了巨大反差。微笑不違紀,也不違法,憤怒的網友開始在楊達才身上 " 下功夫 "。他的名牌手表、名牌眼鏡,被一一曝出來,簡直 " 渾身是寶 "。最后,楊因嚴重違法被判刑。
新聞發言人李局長被千夫所指,也是因公眾 " 看不順眼 "。
新聞發布會是官方和民眾溝通的渠道和橋梁,應當為公眾解疑答惑,不只是單方面的輸出。整場發布會上,只見李局長用手指頭指著發言稿,一個字、一個字地念,完全照本宣科,給人留下其對分管業務不熟的壞印象。
這樣的新聞發布,意義在哪里?
疫情剛暴發時,天津寶坻百貨大樓發生了源頭不明的聚集性疫情。時任天津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室主任的張穎,在發布會上抽絲剝繭,解開疫情擴散鏈條的謎團,被網友贊譽為 " 天津福爾摩斯 "。
發布會的質量,高下立見。張穎也用自己的專業,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然而,現在仍有許多新聞發布會,形式大于內容,只講做了什么工作,不講公眾的困惑。新聞發言人只管念稿,不管人們愿不愿意聽。
這樣的新聞發布會,儼然成了一個秀場。李局長的精心打扮,莫非也是將其看成了秀場?
撰文 | 柴歸
* 文章為主編有態度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