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不停”的數據,帶動湖州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跑”出新速度。記者從湖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該市已將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享改革工作向鄉鎮、村社一級延伸,并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此項工作在省—市—縣(市、區)—街道(鄉鎮)—村(社區)五級醫療機構上下貫通。
數據的互聯互通,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新的就醫獲得感。德清縣莫干山鎮是偏遠鄉鎮之一,該鎮勤勞村村衛生室里,全科醫生何蘭蘭在“湖州互認”平臺上調閱了一位村民4天前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檢查時的血常規報告,她輕觸鼠標,對檢查結果進行了互認。村民無需重復檢查,僅用20分鐘就完成了看診取藥。“不用在家和市區之間來回跑,也不用多做檢查,省時省力又省錢。”這位村民告訴記者。
隨著“雙下沉、兩提升”、縣域醫共體改革等工作的深化,越來越多的檢驗檢查項目在基層醫療機構落地。但不同區域、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難以打通,基層群眾就醫來回跑、反復跑的問題較為突出。
“得益于全省推進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享工作,湖州以數字化改革為動力,將五級醫療機構的數據壁壘逐一打通,破解醫療數據到不了基層、基層檢驗檢查結果上級醫院不能認等難題。”湖州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享改革已覆蓋湖州67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700家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湖州互認”系統已對全市范圍30天內的93個檢驗項目和180個檢查項目進行互認,涵蓋了臨床高頻檢查事項80%的檢查量。
數據上下貫通之后,如何確保各級醫療機構互認工作的規范化?在湖州市南太湖新區仁皇山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顧勤萍給前來復診配藥的患者開具相關檢查單。很快,她的電腦上出現了一個醒目的提示:“胸片、凝血功能、心電圖等項目已經檢查,是否互認?”在與患者充分溝通并進行病情分析之后,她逐一對這些結果操作互認或者不互認。對于不互認的檢驗檢查結果,顧勤萍還需勾選相應理由。記者了解到,診療過程中如存在原檢驗檢查結果與目前病情明顯不符、醫患雙方對原檢驗檢查結果存疑、醫學影像學檢查圖片質量不能滿足診斷需求等特殊情況,醫患雙方充分溝通后,可選擇再次檢驗檢查。
據悉,湖州推進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享工作以來,全市公立醫院檢驗檢查結果累計互認34.36萬項次,累計為患者節約醫療費用1467.92萬元。下一步,該市將積極探索對高值高頻、群眾反映突出的檢查項目進行實時監控,實現醫療質量和百姓就醫獲得感的“雙提升”。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