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控股股東和關聯方的股票質押率都已經超過了99%,有的甚至達到100%。而成為ST之后,公司股價每天跌幅限制從10%縮小到5%,有助于減輕他們爆倉的壓力。
5月18日康美藥業發布公告。公告主要有三點信息:根據公司前期披露的年報及其附屬文件,并經公司核查,公司與相關關聯公司存在88.79億元的資金往來,這些資金被相關關聯公司用于購買公司股票。
上述行為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13.1.1條規定“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投資者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情形。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公司股票申請2019年5月20日停牌1天,將于5月21日復牌恢復交易,并將股票簡稱由康美藥業變更為“ST康美”股票價格日漲跌幅限制為5%。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后公司股票將在風險警示板交易。
港交所5月20日消息,5月21日起,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康美藥業(600518)將從中華通證券名單中移除并加入到中華通特別證券名單,即只可經滬股通賣出。
股民:主動戴帽或為緩解質押爆倉壓力
而有投資者諷刺康美藥業“主動戴帽”的小算盤。證監會坐實了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在二級市場肯定會引起一輪跌停,假如按照10%的跌幅來算,5個交易日就能跌去41%,接近腰斬。
而主動ST之后,每天跌停就只需要跌5%,而且下周是停牌一天交易四天,一周下來只跌18.5%,可以緩解一下股價下跌的速度。
截至今年一季度,控股股東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權質押比例已經高達99.53%。
此外,前十大股東中,第七位許冬瑾是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第八位普寧市金信典當行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馬興田(同時也是康美藥業的實際控制人);第九位普寧市國際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許冬瑾;第十位許燕君是康美藥業發起人之一。
也就是說,康美藥業的控股股東和第七到第十大股東,存在關聯關系。其中,許冬瑾的股權質押比例達到了96.84%;第八到第十大股東的股權基本上已經全部質押。
28萬股東徹夜難眠
而康美藥業出事,最揪心的無疑是其28萬股東。新京報引述一位來自上海的投資者的話表示,“我們散戶能看到什么東西呢?想著這么大的公司都不可能有這種事情(財務造假)發生的,想不到最后這樣,很傷心。”
該投資者表示自己在2016年以15元的均價買了康美藥業股票,到現在一股都沒有拋,現已將自己購買康美藥業股票材料提交給律師。
而類似上海這位投資者的情況的中小股東還有很多。截至2019年3月31日,康美藥業股東總戶數合計28.38萬戶。
而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機構持股占總股本比例為44.94%,也就是說康美藥業逾50%持股數量為散戶股東。
過百股民已提交索賠申請
據紅星新聞報道,在被認定為財務造假后,康美藥業以及為其服務的中介機構,均將面臨大量股民索賠的可能。截至5月18日上午,僅網上股民維權平臺就顯示已有上百位股民提交索賠申請,且仍在持續增長中;不少專職訴訟律師也開始征集有資格索賠的股民。
還有89億資金博傻
而值得注意的是,康美藥業從5月14日起的四個交易日,居然連續放量上漲。5月16日甚至漲停,股價從最低點反彈逾24%。一個星期的總成交額高達89億元。
“越差越炒”這一A股獨有的怪象又一次在康美藥業身上得以演繹。
而參與博傻的散戶要注意了,由于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已經坐實,新版退市機制新增的“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重大違法行為的”應退市這一條款,因此康美未來退市的可能性極大。
此前千山藥機就是最好的例子。
5月17日,在千山藥機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有股東直接質問董事長劉祥華:“我(4月)25號買的股票,你們29號開市就停牌了,那是我一輩子的心血,你就告訴我如果退市了,我還能拿回來多少,給我一個心理準備。”
劉祥華的回答是:“我們今年一直在發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本來你買的心態就是賭博。”劉祥華的話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同時似乎也值得引起博傻康美藥業的那些資金警醒。
A股迎退市大年 13家已經退市
而實際上A股今年可謂是迎來“退市大年”。5月17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決定依法依規對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海潤)和上海普天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上普)兩家公司的股票實施終止上市,并決定對*ST保千暫停上市(非終止上市)決定。幾乎同時,深交所也宣布,依法依規作出*ST華澤、*ST眾和股票終止上市決定。
更早之前5月10日晚間,深交所網站更是一次性發布了樂視網、千山藥機、*ST龍力、*ST凱迪、金亞科技、*ST皇臺、*ST德奧7家公司的暫停上市公告,決定暫停上述公司股票上市。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被暫停或終止上市的公司一共有13家。
歷史經驗表明,退市公司股票最終會從滬深交易所摘牌,重回股市遙遙無期,投資者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而對于暫停上市交易股票,如其暫停上市期間未能滿足恢復上市條件,也將面臨終止上市風險。
還有77家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根據公告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還有76家上市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這5類股票盡量規避
英大證券表示,隨著退市加快及科創板注冊制的實施,投資者一定要汲取教訓,擦亮眼睛,小心踩到那些垃圾股、問題股的雷。如董事長失聯、財務造假、股民索賠、非標審計報告、業績變臉等都是“重災區”。提醒投資者以下五類股票盡量要規避:
1、披星戴帽的 ST、*ST 股票。這些公司大都業績連續虧損或存在財務、經營方面的異常事項。
2、交易所公開譴責、通報批評的股票。近兩年交易所市場監管更加嚴格,監管方式分為關注、通報批評、譴責等,對被通報批評、譴責的上市公司要格外小心。
3、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的及財報被出具“非標”意見公司。
4、主營業務不佳,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靠外延并購重組茍延殘喘的公司。
5、空殼股票。隨著科創板注冊制實施、IPO堰塞湖問題緩解、并購重組借殼要求嚴格等政策的實行,殼資源風光不再,空殼公司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即便不退市,也可能淪為成交量極低,無人問津的“仙股”。
總而言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俗話說,小心使得萬年船,希望做投資的我們在投資過程中能盡量規避上述五類高風險的股票。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