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將至,民航將怎樣做好保障,旅客出行該注意什么,《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在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這份指南。
客運量與暑期相比將實現大幅提升
商可佳表示,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兩節相隔時間較近。與去年雙節重疊延伸為8天長假不同,今年將形成長短相鄰的假期組合。民航運輸會呈現前后兩組首末出行高峰。中秋假期出行高峰在9月18日;國慶假期出行高峰是9月30日、10月6日、7日和10日。
二是暑期被抑制的出行需求將得到釋放。今年七八月份,民航傳統的暑運旺季遇冷,客運量比2019年和2020年分別下降42%和16.6%。中秋國慶假期,從近日OTA搜索和預定情況看比較樂觀,客運量與暑期相比將實現大幅提升。
三是國際航班低位運行。目前,中外航司運營國際客運航班每周約200班往返,占疫情前2.2%。當前國際航班主要以最低頻次保障最基本聯通,暫不具備恢復和增班條件,所以今年雙節期間仍然不是出境游的好時機。
四是旅客出行更加理性。以往旅客理性選擇錯峰出游,主要是考慮假期票價高、旅游資源緊張的因素。當前常態化防控條件下,出行的最大考量則是各地動態調整的防控措施帶來的不確定性。很多單位、尤其是學校會提出“不出境”、“不出城”、“不出行”等要求,所以在校生和學生家庭等相關群體在制定出行規劃時更加理性、穩慎。
增加運力安排加班計劃
民航局積極支持航空公司靈活組織安排運力和時刻資源,優化航線結構,滿足假期市場需求。截至目前,已在每周超過10萬班國內定期客運航班計劃的基礎上,安排多家航空公司執行中秋加班計劃4250班,國慶加班計劃4406班。
商可佳介紹說,民航各單位提前制定各項措施,確保運行平穩有序。一是重點關注惡劣天氣、其他空域活動等因素對航班運行的影響,及時啟動航班延誤響應機制,有效組織機場運管委開展航班計劃動態調整工作,協調處理運行沖突。二是加大對重點區域、主要機場和繁忙航路的氣象預報預警。空管部門科學合理制定流量管理措施,機場和航空公司共同做好航延信息告知和旅客服務保障。三是各單位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加強應急值守,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緊急情況的敏感性,確保信息渠道暢通。
加強測溫驗碼、通風消毒等措施
隨著假期旅游出行和聚集性活動增加,疾病傳播風險也隨之增加。為落實常態化防控策略,有效遏制疫情經航空途徑傳播風險,民航局進行一系列工作部署,其中包括:要求民航各單位結合假日特點,加大各項防控工作力度。要求航空公司做好旅客登機前、飛行中各項防控工作。嚴格執行入境航班遠端防控政策,嚴格落實空中防控措施、機組人員駐外管理措施和入境隔離措施;要求機場加強測溫驗碼、通風消毒。保障國際客運航班的機場必須做到指定工作人員、指定服務區域、指定休息區域和指定場內交通車的“四指定”要求等。
結合上述情況,商可佳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機艙內、候機樓、擺渡車、地面公共交通都是公共區域,要戴口罩、勤洗手、減少設施設備接觸、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二是隨時關注疫情動態變化,提前了解目的地防控政策,耐心配合民航單位做好必要的行程申報、健康碼查驗和登機前手消等工作。三是如果在飛機場或者航班上感覺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要立即向民航工作人員尋求幫助。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