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招商銀行、貝恩公司在深圳聯(lián)合發(fā)布《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個人高凈值人群規(guī)模達197萬人,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guī)模達到190萬億元,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增速較往年放緩,但仍具增長潛力,預計到2019年底將突破200萬億大關。
在新經濟、新動能的推動下,企業(yè)中、高級管理層與專業(yè)人士為代表的新富群體涌現,已成為高盡值群體的中堅力量;經歷資本市場洗禮,高凈值人群的投資行為和心態(tài)發(fā)生明顯轉變,對于財富管理機構的專業(yè)能力要求更高,財富傳承從觀望進入普及深化階段,并注重財富的長期積累;同時隨著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開放程度提升,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看好“中國機會”,分散風險為現階段高凈值人群考慮境外配置的最主要原因。
在私人銀行業(yè)競爭態(tài)勢方面,報告指出,境內財富管理服務上,高凈值人群逐漸回歸銀行財富管理渠道,已有專業(yè)能力建構的頭部機構或將迎來發(fā)展機遇。境外財富管理服務上,中資銀行境外競爭優(yōu)勢繼續(xù)提升,境內外一體化服務體系成為吸引高凈值客戶的關鍵因素。
200萬高凈值人群
在全球經濟政治環(huán)境不確定性增加、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xù)、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中國私人財富市場規(guī)模和高凈值人群數量增速較過去兩年放緩。
2018年,中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guī)模達190萬億元,2016年-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2018年末,中國的高凈值人群(定義為可投資資產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數量達到197萬人,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約40萬人,其中超高凈值人群(定義為可投資資產1億元民幣以上)規(guī)模約17萬人,可投資資產5000萬以上人群規(guī)模約32萬人。
從財富規(guī)模看,2018年,中國高凈值人群共持有61萬億人民幣的可投資資產,年均復合增速為12%。高凈值人群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080萬元人民幣,與2014年-2016年基本持平。
綜合各項宏觀因素,報告預計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將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增長,全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體規(guī)模將達到約200萬億元,同比增長6%;中國高凈值人群將達到220萬人左右,同比增長11%;高凈值人群持有財富總量將達68萬億元,同比增長11%。
截至2018年末,全國有23個省市的高凈值人數已經超過2萬人,其中山東高凈值人數首次突破10萬人,邁入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五省市所在的第一梯隊;另有5省的高凈值人群數量超過5萬人,分別為四川、湖北、福建、遼寧和天津。
所謂可投資資產,是指個人投資性財富(具備較好二級市場,有一定流動性的資產)總量,包括個人的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產。其中金融資產包括現金、存款、股票(指上市公司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下同)、債券、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產品、境外投資和其他境內投資(包括信托、私募股權、黃金、期貨等)等;不包括自住房產、非通過私募投資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股權及耐用消費品等資產。
新經濟,新動能推動新富人群崛起
傳統(tǒng)產業(yè)升級、新興產業(yè)擴張不斷為中國經濟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一方面,“互聯(lián)網+”、“智能+”的賦能下,傳統(tǒng)行業(yè)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另一方面,在全面實施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的背景下,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云計算、生物制藥、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加快規(guī)模化、集群化。新經濟崛起下的股權增值效應,使得企業(yè)中、高級管理層和專業(yè)人群為代表的新富群體涌現,其占全部高凈值人群比例由2017年的29%上升為36%。企業(yè)高級管理層群體整體投資風格穩(wěn)中求進,看重風險控制,同時積極探索創(chuàng)富機會。他們往往具備良好教育背景,對資本市場和行業(yè)具有更深洞見,因而對專業(yè)性要求更高;同時具有更復雜的企業(yè)相關需求,對流動性管理的要求較高。
此外,在經濟增長放緩、市場波動加大的背景下,高凈值人群對市場風險認識加深,重視財富保障及傳承同時關注財富長期積累,財富意義進一步深化。面對復雜投資環(huán)境和多元配置需求,高凈值人士愈發(fā)成熟理智,他們深刻體會到依賴單一熱門資產快速賺取高收益的時代已經過去,更注重考察財富管理機構的專業(yè)性,對產品篩選,資產配置,風險控制和客戶體驗四大專業(yè)能力要求進一步提升。
2019年,已經準備傳承安排的超高凈值客群首次超過50%。隨著境內家族信托服務逐漸完善,成功案例不斷增加,境內家族信托日益受到高凈值人士的青睞。同時,極高凈值人群(定義為可投資資產5億元民幣以上)對家族辦公室嘗試意愿高,在企業(yè)經營面臨挑戰(zhàn)、轉型需求等作用下,對家族企業(yè)規(guī)劃相關服務期許最高。
境外投資回歸“中國機會”
在動蕩的國際形勢下,高凈值人群境外配置意愿則有所降溫,境外投資目標仍以分散風險需求為主。相較之下,中國保持相對平穩(wěn)的發(fā)展勢頭,“一帶一路”建設、國內資本市場加快開放等因素的驅動下,越來越多高凈值人群的投資重心重歸國內,如何抓住“中國機會”成為高凈值人群的重點關注問題。
在2016-2018年,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且“資管新規(guī)”深入推進,高凈值人群對私人銀行一貫穩(wěn)健且體系化的財富管理能力優(yōu)勢尤為青睞,持續(xù)回歸銀行財富管理渠道。在各境內財富管理渠道中,高凈值人群選擇私人銀行服務的比例顯著提升,而非銀財富管理機構的占比出現大幅下降。過去兩年市場環(huán)境愈加復雜、風險事件頻發(fā),導致高凈值人群在選擇財富管理機構時會更加審慎。而對于已建立較成熟服務能力及專業(yè)體系的財富管理機構,如果能夠在關鍵時期有效應對市場挑戰(zhàn),將會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隨著中資銀行持續(xù)加大戰(zhàn)略投入,深化境內外一體化服務體系,中資銀行在高凈值人群境外資產中的配置占比顯著提升。數據表明,超過40%的高凈值人士選擇境內外使用同一家銀行進行財富管理,其中一半高凈值人士看重境內外同一機構帶來的聯(lián)動效應,包括境內境外服務、語言和文化上的連貫性,以及中資銀行能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客戶的需求和風險偏好,因而更好地滿足客戶境外資產的管理需求和目標。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