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晚,華誼兄弟(300027.SZ)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原因為華誼未對2015年年報中兩家子公司收入來源進行及時披露。
涉及的兩家公司分別為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和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東陽浩瀚股東中包括李晨、馮紹峰和Angelababy等眾多藝人,東陽美拉股東則為知名導演馮小剛,兩家公司在2015年下半年分別被華誼兄弟以7.56億元和10.5億元先后收購70%和100%股權。
被華誼兄弟高價收購的這兩家明星股東公司中,東陽浩瀚承諾2015年完成稅后凈利潤9000萬元,東陽美拉則承諾自收購日起至2016年完成凈利潤1億元。首個業績承諾年,東陽浩瀚和東陽美拉凈利潤分別為9227.39萬元和1.02億元,均勉強完成業績承諾。
警示函提出的主要問題在于華誼兄弟并未及時披露兩家公司業績的具體構成。今年10月份華誼兄弟的補充披露中顯示,東陽浩瀚業績有相當部分來自于股東的個人收入,而東陽美拉收入來源則主要為業務廣告、參加綜藝節目及導演服務,即馮小剛個人收入。也就是說,兩家公司的收入基本與電影票房無關,多為明星股東個人的收入作為目標公司的業績補充。
實際上,明星股東以各種方式填充業績,用以完成當時高溢價收購時許諾的業績承諾,并非秘密。在東陽美拉的收購方案中,也明確表示過業績承諾收入包括“以東陽美拉名義取得的馮小剛作為編劇、導演、監制、制片、演員、廣告代言人等業務產生的利潤”。所以說,即便《我不是潘金蓮》票房并未算作東陽美拉2016年業績,也沒有影響其完成當年的業績承諾。
在騰訊《一線》之前的報道中,也有投資人提到過,此前影視行業集中的高溢價并購,將在近幾年面臨大考。除主營業務外,這些并購項目會通過其他方式來完成業績承諾,但市場是否認可則是另外一回事。在此前《芳華》撤檔風波中,宣傳方也對騰訊《一線》表示過,東陽美拉的收入不可能只靠一部電影。
在華誼受到警告函的同時,《芳華》則在繼續上映中,7天票房超過5億。不過,這并未對其股價帶來多大刺激。12月15日上映當天,華誼開盤價9.07元/股,截至21日中午收盤,停留在8.77元/股。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