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0月17日訊(記者楊曉雨)“6只黑鸛已經來天興洲了,10日就到了,相比去年又提前了7天!”17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觀鳥協會得知了這一好消息。從2014年開始,黑鸛已經連續9年來到武漢天興洲越冬。
(資料圖)
天興洲的黑鸛。岑海 攝
天興洲是長江武漢段最大江心洲,洲灘面積17.9平方公里,生態原真性保存較好,是武漢腹地的一片重要濕地,也是長江鳥類遷徙、魚類洄游的重要生態廊道。
除胸腹部外,其余全部為黑色,嘴和腳為紅色,有著大家都很羨慕的“天鵝頸”和大長腿……2014年,武漢市觀鳥協會監測志愿者首次在天興洲觀測到12只越冬候鳥黑鸛。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數量僅有約1000只。每年冬季,作為候鳥的黑鸛會以家庭為單位,從北方來到南方越冬。位于長江中下游的武漢,一直是黑鸛的越冬地。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黑鸛在武漢幾乎絕跡,只有零星的觀測記錄。這次的發現讓志愿者們十分興奮。
隨后他們每年堅持監測,發現黑鸛每年都來天興洲越冬,且數量逐年增多。2021年,天興洲的黑鸛數量最多達到38只,為目前國內在市中心三環線發現黑鸛的最大數量。
天興洲的黑鸛。岑海 攝
“不僅數量越來越多,近3年來的時間也越來越早。2020年是10月30日,2021年是10月17日,今年又提前到10月10日。”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介紹,黑鸛在武漢沉湖、武湖、府河柏泉段有零星記錄,但還是天興洲數量最多。
為何只有天興洲最受黑鸛偏愛?顏軍解釋,黑鸛為涉禽,喜歡淺水和灘洲,每年冬季,江水回落后,天興洲顯露出足夠大的沙灘,江水在天興洲回旋,魚兒很多。“自然蜿蜒的岸線、大面積的灘涂、豐富的美食,較少的人為干擾,讓這里成為黑鸛和其他鳥兒的樂園。”
據了解,在觀鳥協會的持續鳥類監測、政策倡導下,目前天興洲人和鳥相處得比較和諧。去年底洪山區政府頒布了禁止令,目前游客入島游玩需要提前預約,且車輛一律停放在統一停車場,灘涂上不允許進行越野、燒烤、露營等,經營活動也更規范有序。
為了迎接黑鸛的到來,武漢觀鳥協會從9月起,每周至少組織一次凈灘活動。13日,洲頭就迎來了一支騎行志愿隊。
還有19天,《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將在武漢開幕。今年,黑鸛將與武漢一起,共赴這場江湖之約。在此也呼吁市民進入天興洲游玩,要遵守島上規定,不亂扔垃圾,為鳥兒們留下一片“凈土”。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