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王楠)洛陽擁有十大廠礦,被稱為“共和國長子”,是一個老牌工業城市,裝備制造在河南很有分量,這十年發展,洛陽注重產業結構重塑調整,服務業撐起“半壁江山”,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提高14.5個百分點、達到43.9%,新能源電池等風口產業全面起勢,“洛陽制造”加速向“洛陽創造”轉型。
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介紹,洛陽著力匯聚高層次創新人才,依托樊會濤等5名本土院士,柔性引進趙春江等9名院士,組建龍門實驗室、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等高端平臺,研發了一系列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創新成果。全力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全市創新平臺達到2696個,有101個進入“國家隊”、占全省1/3。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58.6%,高出全省10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增長近9倍,達到1050家,上市企業增至15家。
洛陽大力轉化高質量創新成果,讓更多成果從“實驗室”走上“生產線”。據悉,洛陽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28倍、發明專利增長5.6倍,一大批標志性“洛陽創造”閃耀“大國重器”。“神舟”“嫦娥”“問天”等航空航天工程90%的軸承由洛陽軸研所研制;中航光電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光電連接器助力“復興號”首發,讓中國高鐵告別了“洋基因”,帶動企業營收10年增長10倍,成為超百億級龍頭企業。中航光電的光電連接器直徑只有0.4毫米,廣泛用于高鐵、航空航天等領域,填補了世界技術空白,制定了國際行業標準。
洛陽厚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成功入選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產融合作試點城市等國家級試點示范;同時,重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優勢再造,讓一批傳統企業“老樹發新枝”。
洛玻集團通過轉型升級,實現了從傳統建材玻璃向光伏玻璃、電子玻璃、新型顯示玻璃的迭代升級。其制造的玻璃厚度只有0.12毫米,比頭發絲還薄,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帶動同類產品從進口每平方米100元下降到20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重塑新興產業無中生有、換道領跑,精準開展鏈式招商,深化與寧德時代、中石化、凱盛科技等頭部企業合作。積極在氫能、生物疫苗等前沿領域破冰布局,國家智能農機創新中心研發國內首臺5G+氫燃料無人駕駛拖拉機,普萊柯開工建設中部規模最大的生物P3實驗室。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