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2月25日,中國石化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在中原油田成功投產。該項目擁有國內最大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裝置,以“綠電”制“綠氫”,日產高純度(純度為99.9995%)“綠氫”1.12噸。
中國石化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由中原油田牽頭,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廣州工程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共同參與建設。2021年4月,《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申報立項,同年8月納入中國石化氫能技術重大科技項目課題。項目從科研示范立項、設計,到項目建設、投產,歷時一年半。
據介紹,該項目采用的質子膜電解水制氫工藝,是現階段與風電、光電耦合度最好的電解水制氫技術路線。可再生能源固有間歇性、隨機性與波動性的特點,發電時給電網穩定性帶來巨大壓力。質子膜電解水制氫工藝對電的波動與否沒有過多要求,應對電力系統可做到“分鐘級啟動、秒級響應”。這也就意味著制氫系統可隨時關停,便于就地消納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波動性較強的可再生“綠電”。
為實現“綠電”制“綠氫”,該項目還配套建設了3.66兆瓦的光伏電站和9兆瓦風電工程,這兩個制氫配套工程年發電量約為2500余萬千瓦時。目前,光伏配套工程已經同步并網發電,為該項目的投產提供了綠色動能。
就像發動機是汽車的核心部件一樣,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系統是該項目的核心設備。油氣加工技術服務中心經理梁建偉解釋說:“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置利用純水作為原料,在電解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品,具有較高的電流密度和安全性,電解功率為2.5兆瓦,制氫的效率更高。”
據介紹,該項目集成風光電、電解制氫、氫氣純化、儲運等多系統于一體,是中國石化、中原油田綠氫產業發展的“橋頭堡”,也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氫能多元耦合與高效利用等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板。油氣加工服務中心黨委書記魏忠昕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氫氣制氫技術、氫氣儲運技術、氫能利用技術、儲氫安全及氫能標準體系建設等領域開展研究,特別是在推進綠氫商業化生產及應用中探索并建立相關標準體系,在綠氫生產上掌握更多話語權。”
據悉,中原油田將以該項目為起點,強力推進新產業“倍速升級”,積極融入鄭汴洛濮氫走廊產業布局。預計5年內,中原油田將建成年產能4500噸的中國石化豫北地區“綠氫”供應中心,促進氫能產業規模化、效益化、產業化發展,為構建“化石能源+綠色能源”雙輪驅動發展新格局打下堅實基礎。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