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彬彬,電子科技大學 ( 深圳 ) 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2021-2026 年),2022 年 " 深圳青年五四獎章 " 獲得者。
主要從事熱電材料與器件領域的研究,代表性成果包括:
(資料圖片)
1)在熱電技術研究方面提出了高熵穩定熱電材料突破性概念,為大幅提升材料的熱電性能指出優化策略;
2)開發適用于中溫區熱電器件的全流程制備工藝和相關材料,為熱電技術從材料邁向器件應用奠定基礎。
4 年前,博士畢業前夕,接連失敗的實驗,讓他在黑暗中看不到希望,差點放棄科研去企業工作。" 有時候到了凌晨兩三點,實驗失敗了,就會處于奔潰的邊緣。"
反復權衡之后,他還是遵從內心的熱愛,選擇從事前沿科學研究,博士畢業后來到南方科技大學何佳清教授課題組進行博士后研究,專注一個關鍵科學難題,以第一作者連續 2 次在 Science 報道研究成果,成為國際熱電材料領域最活躍的青年科學家之一。
2018 年,江彬彬從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博士畢業,申請到了南方科技大學物理博士后的工作。僅僅三年后的 2021 年,他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的《科學》上發表學術論文,成為熱電材料研究方面的一名領軍人物。
如今,32 歲的江彬彬已經是國家 " 雙一流 " 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由科研小白到博士生導師,江彬彬也曾處于奔潰的邊緣,憑著對科研的熱愛和付出,他終于拿到了學術圈的長期入場券,在全球熱電技術研究中貢獻一份中國力量。
" 做科研還挺有意思 "
從上大學開始,江彬彬就與科技創新結下了不解之緣。本科的時候,江彬彬就讀于以 " 科技 " 命名的北京科技大學。從大學開始,江彬彬就對在實驗室做實驗充滿好奇。" 進實驗室感覺挺好玩,總是有一些不知道的事情會發生。" 進入大二學習后,江彬彬參加學校的科研創新實驗,老師分配了一個學長和江彬彬搭檔做實驗。第一次看到水熱合成納米材料,在自己的手中,被調試成為花狀、棒狀、球狀等各式各樣的形狀,江彬彬感覺自己如同一個藝術家,憑著手中的材料,制作出一件件美麗的藝術品。事過境遷 12 年,江彬彬依然記得那堂實驗課絢麗的畫面,至今久久不能忘懷。正是在這堂難忘的課上,江彬彬對科學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北京度過了本科學習,江彬彬保送到了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進行碩博連讀,隨后他一心泡在實驗室。" 最長的一次,我在實驗室連續待了 30 多個小時。" 面對各種材料組成的新事物,每天做著不一樣的實驗,江彬彬越來越覺得自己找到了畢生所愛,新鮮感不斷地讓他萌生 " 做科研還挺有意思 " 的想法。
時長處于崩潰邊緣
反轉又來得太快。在與科學實驗度過了蜜月期后,實驗失敗的挫傷了他繼續科研的決心。
在科學研究中探索新發現,如同在茫茫黑夜當中摸索。" 不知道研究結果是否如同推演的一樣,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甚至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做得出來。" 江彬彬感嘆多年來科研的感受,就像一個人在極夜中,不知道什么時候白晝會才會降臨。從博士開始,江彬彬看過實驗室的每個時刻。" 有時候到了凌晨兩三點,實驗失敗了,就會處于奔潰的邊緣。"
科學研究只有第一名,沒有第二名。江彬彬說,讀博期間,自己很焦慮,因為研究的課題,不止一個人在做,還有許多同專業的博士也在做同樣的實驗。" 如果別人先一步把研究結果發在科研期刊上,所有的努力都白費勁了。" 因為這種焦慮,江彬彬在不敢有所松懈,熬最深的夜,甚至有一次連續在實驗室待了 30 多個小時。
每逢這個時候,江彬彬就給自己做心理建設。愛迪生發明電燈時,曾經失敗了 6000 多次,實驗過 1600 多種耐熱材料。在江彬彬看來,在做科學實驗時,失敗的次數居多,人也容易變得自閉。" 我不會一個人呆著。" 在長期的歷練中,江彬彬學會了調節情緒。在實驗失敗后,江彬彬會強迫自己找師長和同學,交流情感和分享壓抑的情緒,通過排遣情緒垃圾,又積蓄了繼續前行的動力。特別煩躁的日子里,江彬彬還會去打幾盤游戲,釋放壓力。
博士畢業前一年,接連的實驗失敗后,江彬彬惶恐不安,就像在黑暗中看不到一絲光亮,不知路在何方。2018 年博士前夕,江彬彬曾經想放棄科研,到企業做研發。江彬彬是處于學歷金字塔的工科博士,在就業市場上可以迅速才華變現。多家半導體公司對江彬彬發出了工作邀請,到企業的實驗室做技術研發的工作,薪酬比留在高校高出兩三倍。研究所的 50 個同專業的博士,其中 30 多個都放棄了象牙塔不確定的科研之路,選擇到生活更有保障的企業研發崗。
江彬彬也咨詢過前輩。有人勸江彬彬,博士畢業之后做博士后,最后如果做不出成果來,依然要離開學術圈。江彬彬了解到,在企業做研發,雖然專業對口,但是研究的是面向市場,而不是在科學的前沿開天辟地。
出于對前沿科學的熱愛,江彬彬還是想 " 賭一把 "。2018 年博士畢業后,被實驗虐了千萬遍的江彬彬,依然保持科研的初心,申請到了南方科技大學物理博士后的工作。
科研需要付出 99% 的汗水 剩余的 1% 交給運氣
憑著一次次不怕失敗的堅持,江彬彬在熱電研究領域開創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2021 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全球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關于《具有高熱電性能的高熵穩定硫屬化合物》,同年,他還在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論文。2021 年,在博士畢業三年后,他順利被電子科技大學聘為博士生導師。
雖然取得了令人艷羨的學術成績,江彬彬卻并不認為自己是學術天才,只是盡力去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嘗試。江彬彬說,面對失敗,要有繼續嘗試和探索的勇氣。" 當你付出了 99% 的努力以后,能不能出成果,剩余的 1% 就交給運氣了。" 在江彬彬看來,運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前面的付出的 99% 的付出和汗水,也不會有好結果。" 實驗是這樣,人生亦是如此,好運會眷顧執著努力的人。"
對于有志于科研的年輕的博士生,江彬彬建議,首先要保住身心的健康。平時多鍛煉身體,有憂愁的時候,學會與人交流排遣煩悶。在保障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的前提下,才能繼續在科研路上披荊斬棘。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