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河入海流,我們終究要分頭走,但總有那么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7月8日晚,中國青年報社、廣東廣播電視臺、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聯合主辦,廣東衛視、中青在線具體承辦,健力寶集團獨家贊助支持的《“無處不盡興”夏日青春歌會》特別節目,為畢業生們帶來一場全開麥、不散場的青春歌會。
在這個演唱會“卷瘋”的夏天,什么樣的歌才能吸引挑剔的年輕觀眾呢?“夏日、青春、歌會。”歌會總導演黃敏麗說,這是3個關鍵詞。
“夏日代表著熱烈、陽光和活力,是各種活動和娛樂的旺盛季節;青春朝氣蓬勃、充滿激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充滿了無限潛力和可能性;歌曲是最能夠喚起人們共鳴、激發情感的共同語言和情感紐帶。”黃敏麗說。
【資料圖】
而當夏日與青春又遇到了畢業季,更多的情緒就開始上涌。有離愁別緒,有未來憧憬,既是一個結束,更是一個開始。當傷感與興奮結合在一起時,歌聲就成了最好的表達方式。
不多說了,都在歌里。
國潮依舊燃
本場歌會分為“盡興耀國潮”“盡興有態度”“盡興敢追夢”3個篇章。開場主打國潮,一則《青春·耀國潮》短片,展現了創作團隊赴全國多地拍攝的青年國潮代表: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00后女子醒獅隊、廣東粵劇院青年演員李鈺淇……
黃敏麗說:“在看到短片做出來的時候,我忍不住喊了一聲‘真帥’!詠春那一招一式間的國之武魂,流轉在唱念做打里的青春粵劇,還有不服輸、能吃苦、打破偏見的醒獅少女,這些年輕人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真的是十足讓人驚艷和感動。”
00后歌手劉宇學過中國舞,學過京劇,此次在歌會中演唱了開場曲《熱血為墨》,以及《彩云追月》《兒時》《盛夏已至》等歌曲。《熱血為墨》是青春國風,唱出“仁義禮智信,少年仍無畏”;《彩云追月》則是刻進廣東人DNA里的經典老歌,為此劉宇還請了專業的老師,學習如何用粵劇來唱其中一段。
2000年首播的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曾是80后90后的暑假循環播放劇目之一,大部分人也是因為這部劇而第一次聽到歌曲《好春光》。這首歌的演唱者吳彤是70后,在歌會上再次唱起《好春光》,吳彤回憶,自己當年也正是青春熱血的年紀,“雖然這首歌跟我一直以來的民族搖滾風格不一樣,但青春不應給自己設限,應該勇敢大膽地嘗試更多新的東西”。
一晃23年過去了,吳彤如今更為這一屆年輕人所熟悉的身份是“民樂演奏家”,在本次歌會上演奏了笙曲《極》,還帶來一曲《烽火揚州路》。這首辛棄疾“作詞”的搖滾,千年之后激情依舊燃。
趙佳霖是歌曲《盛夏已至》的音樂制作人,作為一名80后,他對青春歌曲的記憶是從小時候的四大天王,到滾石唱片的黃金年代,再到周杰倫橫空出世,“算是經歷了華語樂壇最輝煌的時代”。
在趙佳霖看來,流行歌曲和當下大眾的審美習慣有著直接關系,現在年輕人的表達方式更直接、更熱烈、更有個性。這一屆年輕人甚至喜歡的不一定是歌曲,趙佳霖認識一個中學生,喜歡聽戲,還聽的是老生行當,樂在其中,“一切皆有可能,傳統已經成為流行”。
青春好放歌
“搖滾先鋒”鄭鈞的經典歌曲《低空飛行》《灰姑娘》,在歌會第二篇章“盡興有態度”中呈現。鄭鈞目前正在全國巡演中,他的個人演唱會名為“熱愛”。他說:“找到一件熱愛的事不容易,熱愛寫歌唱歌30年了。從沒有此時此刻這樣熱愛過人間,熱愛你們。”
“做一只勇敢的蟬,喚醒晨光和倦懶”,劉宇第一次收到《盛夏已至》的demo(試樣唱片)時,就被這第一句歌詞打動。“因為我小時候沒那么勇敢,而唱這首歌的階段正好是我非常勇敢的時候。我覺得改變的前提,是我有足夠的學習時長和信心,去給大家展示我想去傳達的東西。”
在劉宇的青春中,讓他覺得最特別的一首歌是《稻香》。“不僅是旋律好聽,它還告訴我們不要因為跌倒了就不敢繼續往前走,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要多去看看這個世界有多么精彩。”時隔多年,每次聽到《稻香》,劉宇就會想起自己在舞蹈學院上學的片段,“那時候每次覺得撐不下去了,我就待在練功房的角落里,戴著耳機聽音樂,最常聽的就是這首歌。”
95后歌手黃霄雲在歌會中演唱了《星辰大海》,而她的音樂之路,正是一場“逆光之旅”。黃霄雲出生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初中時候為了去貴陽上一節聲樂課,她一個人坐12小時大巴往返家與課堂之間,“為了省錢就住比較破的酒店”。這樣的日常,她堅持了很多年,“雖然挺累的,但值得。很感謝自己當初的堅持,奔赴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沒有停步”。
終于考上中央音樂學院時,黃霄雲寫了一首歌《打開》,這成為她釋放情緒的出口。歌中投入了她的緊張心情,也見證了她離夢想更近一步。“當時太想考上央音了,考上后情緒一下子釋放,打開了不安的自己。現在每次聽到這首歌,還是會想起學校、教室和琴房,想起每天在琴房練琴的畫面。”
每個人都可以正值青春
夏日和青春,怎么看都很般配。“青春是人生中最熱烈的階段,夏日是一年中最熱烈的季節。夏日和青春都是奔放的、明亮的,夏日與青春都充滿朝氣和無限可能,所以在很多歌曲中都會有所關聯。”趙佳霖說,比如周杰倫的《粉色海洋》、橘子海的《夏日漱石》、LBI利比的《小城夏天》……
同時在許多“主打”畢業的經典歌曲中,都有著夏日的明顯意象。專門寫給大學畢業生的林志炫《鳳凰花開的路口》,鳳凰花盛開的季節正是南國的夏季;毛不易在《盛夏》中也唱出了畢業的畫面,“那是日落時候輕輕發出的嘆息啊,昨天已經走遠了,明天該去哪啊,相框里的那些閃閃發光的我們啊……”
離別在即,未來已來,盡管迷惘,但就像本場歌會的最后一首歌曲《我們的答案》中唱的,“黎明的那道光,會越過黑暗,打破一切恐懼,我能找到答案”——這是青春的必經之路,也是青春的蓬勃力量。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獨特的,不能用一種方式來概括所有人的特征。每一代人的青春印記也是不一樣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未來有無盡的期待與想象。”趙佳霖說,“總之,青春就像四季中的夏,夏日是美好的,青春是美好的,讓我們在這個夏日里盡情感受青春的氣息吧!”
黃敏麗覺得,有句話說得好——“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這也是她的心境,“青春是一個很美好的詞,我真正希望的是不要為青春設限,每個人都可以‘正值青春’。青春歌會是獻給每一個正在熱愛生活、創造美好人生的人”。
正如87歲的海洋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在歌會的青春短片中所說:“一個人,他不要只看見眼前,他要看明天、看將來。什么叫生命?生命就是時間組成的,好不容易給了你生命,因此你永遠不要失去希望。”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