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抽檢了餅干、餐飲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酒類、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蔬菜制品、水產制品、速凍食品、飲料14大類食品164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600批次,其中,43批次樣品不合格。
目前,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針對抽檢發現的問題,依法采取相應措施。那么抽檢中發現的主要問題都是啥?記者帶您一起來了解這些食品安全常識。
記者注意到,在不合格名單中,不少餐飲單位系因餐(飲)具的衛生不達標而“上榜”。在本次抽檢中,關于餐飲具的抽檢不合格項目主要為檢出了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大腸菌群。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即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洗潔精、洗衣粉、洗衣液等洗滌劑的主要成分。按照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采用化學消毒法的餐(飲)具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應不得檢出。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餐(飲)具消毒單位使用的洗滌劑使用量過大或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當,造成洗滌劑在餐具上的殘留。而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造成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是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
菌落總數檢出值超標也是此次抽檢中涉及到的相關企業生產、銷售的竹葉水、冰棍、大目金槍魚等樣品不合格的原因。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初始菌落數較高,或者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包裝容器、器皿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此外,在相關批次黑芝麻樣品中檢出酸價(以脂肪計)超標,酸價(以脂肪計)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程度。酸價超標會導致食品有哈喇味。酸價超標的原因可能與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等有關,特別是存貯溫度較高時易導致脂肪氧化酸敗致使酸價超標。(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康亞飛)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