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是夯基蓄勢、激發潛能的重要一年。
(資料圖)
征程再起,未來可期。《鄭州教育》專刊特別推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開局之年看教育》欄目,展現我市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認真謀劃和推動學校各項工作,“五育并舉”,以實際行動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多彩風貌。
奮力推進鄭東新區美好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鄭東新區教育人堅定不移、深入踐行的莊嚴承諾。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鄭東新區開發建設二十周年。在近日召開的鄭東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2023年教育工作會上,鄭東新區教文體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利剛表示,奮進新征程,要把牢教育新要求新使命,勇于創新,擘畫藍圖,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國際化、高質量均衡化發展,為服務“東強”戰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強化投入 加速學校建設
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2023年鄭東新區將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
普惠路小學跳繩社團 跳出活力無限
今年,該區計劃新開工鎮興路中學、秋實學校、蓮湖中學和新移交的6所幼兒園打捆裝修等4個重大項目工程。督促雍華路小學等11個續建項目進展,力爭秋季雍華路小學、鳳陽中學、聚源路小學客文校區等8個建設項目投入使用。籌建鄭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加快建設高質量特殊教育體系。加快推動濱河路中學、濱河路小學2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和綜合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進程,進一步振興鄉村教育,滿足東區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需求。
在提升幼兒園服務水平方面,該區將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加快在建、新移交以及正在裝修的公辦園各項施工進度;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認定和管理;以實驗校(園)試點建設為牽引,加快實現幼小科學有效銜接;積極推進公辦園“托幼一體化”試點工作,計劃在商都一幼、永嘉一幼等公辦幼兒園開設托育試點,滿足周邊家長關于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多元需求。
多點發力 提高教育水平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師資隊伍是關鍵。2023年,該區爭取引進一批國家級名優校長和優秀教師,帶動鄭東新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抓好新進教師學習培訓,完善校級培訓,全面提升該區教育系統干部綜合素質;積極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先進經驗,嘗試推進教師海外研修,為該區教育再發展培養人才、儲蓄力量;預增設5個區級名師工作室,以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培訓為重點,實現整合資源、高端引領、團隊培養、整體提升的長遠目標。
持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提升課程品質,培育一批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具有學校特色、實施效果良好的課程建設示范學校;建立學科教研基地,打造區域優勢學科群,全面提升學科建設水平與教師學科育人能力;建立區域、學校、年級組三級“作業工作坊”,優化作業設計,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以項目合作為載體,組建區域教研共同體,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探索創新 辦好優質教育
今年,該區持續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不斷優化集團化辦學規劃布局,探索多種集團化辦學模式,推動集團化辦學從外延式擴充轉向內涵式發展。建立集團化辦學標準化評估體系,縮短新建學校、薄弱學校提質升級的周期,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在提高民辦學校辦學質量方面,將對民辦學校的課堂教學、校本教研、教師培訓等工作進行指導,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全面落實公民同招、免試入學等規定,規范民辦學校招生行為,引導民辦學校健康有序發展。
搭建“橋梁” 推進教育國際化
教育國際化,是鄭東新區打造教育強區的一張亮眼“名片”。今年,該區將在推進教育國際化方面持續發力。
眾意路小學學生身著漢服誦讀經典
加大外籍教師引進力度,實現建成區學校外籍教師全覆蓋。加強對外交流活動,以鄭東新區國際教育峰會、新加坡校長訪華團等活動為橋梁,實施國際辦學項目合作計劃,爭取更多的學校與國外知名學校結成友好學校。建立師生國(境)外培訓學習基地,促進師生對外交流學習,做好交換生項目,力爭全區中小學與國外學校結對率達30%以上。打造鄭東新區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依托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優質國際教育資源以及ISS國際學校組織的有力支持,助推基礎教育教學再上新臺階,以窗口學校帶動全區各校培養全區學生樹立國際視野,涵養家國情懷,逐步形成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心系民生 解決“急難愁盼”
滿足人民對美好教育的向往,是鄭東新區教育人的奮斗方向。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發展理念,該區將多措并舉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教育問題,提升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做好培訓機構監管及服務工作,重點做好非學科培訓機構的規范管理,保障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有序運行。
創優中小學課后服務品牌。深入挖掘校內外教育資源,探索課后服務新路徑。綜合運用“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和“請進來+走出去”等模式,打造時段貫通、課程多彩、評價多元課后服務體系,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切實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
提升供餐服務質量。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和校領導陪餐制度,切實加強對學校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加快學校食堂擴容改造,增強校餐自供能力,力爭2023年底在校就餐學生人數占比達85%。
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2023年,鄭東新區全體教育人將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以“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的豪邁干勁,咬定目標,乘風破浪,持續為鄭東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力量。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震 蘇立萌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