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充足、天氣潮濕,病菌也開始狂歡。昨天,記者從江蘇省疾控中心獲悉,暴雨期間,大家需要提防腸道傳染病和皮膚病。暴雨期間如何預防腸道傳染病?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防止“病從口入”不喝生水喝開水;食物要徹底煮熟,剩余食品吃前要徹底再加熱,并趁熱吃;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可削皮、剝殼者例外;不吃腐爛變質食物,熟食品要有防蠅設備;接觸排泄物后,應立即洗凈手; 及時安全處理病人的排泄物。兒童不要隨地大小便。出現腹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自覺隔離; 積極配合疫情調查以及消殺工作等。
暴雨洪澇期間,要警惕這幾種皮膚病:手、足浸漬;濕疹;夏季皮炎;蟲咬皮炎;皮膚癬病等。手、足浸漬常發生在手足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的農民工和長時間在水中作業的人群中。主要表現為手足部位糜爛、脫屑和滲出,嚴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潰瘍,通常位于手足指、趾間。濕疹多發生于雙側下肢,因為雙腿長期泡在溫濕污濁的水中,同時雙下肢皮膚容易受各種微生物的侵襲,因此可在皮膚上出現紅斑、丘疹,可有滲出,嚴重的可在皮膚上出現水皰,甚至腫脹。夏季皮炎在洪澇災區中較常見,因此時多為夏季,長時間戶外作業,日曬雨淋,加上洗浴條件差,容易發病。在身體暴露部位可產生紅斑、脫屑,有的可表現為紅色的細小丘疹,嚴重的有皮損部位疼痛、燒灼感,患者瘙癢明顯,甚至在病變部位出現水皰和大皰等。蟲咬皮炎也會來騷擾,夏季是蚊蟲繁衍的季節,洪水泛濫更促進了蚊蟲的滋生,皮損為丘疹、風團或瘀點,亦可出現紅斑、丘皰疹或水皰,皮損中央常有刺吮點,零散分布或數個成群。自覺奇癢、灼痛,一般無全身不適,嚴重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胸悶等全身中毒癥狀。洪澇災害時,也會出現各種皮膚癬病,由于身體一些部位長期浸泡在水中,加上此時環境溫暖潮濕,是各種癬病的多發季節。如手足癬在災區是非常常見的皮膚病之一,還有體癬和股癬等。如不及時治療還可伴發細菌感染和其他皮膚病等。專家建議,為了防止各類皮膚病,盡量減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保持手足部位清潔干燥,可在下水前外涂防水油膏。戶外作業時應穿戴好防護衣帽,下水作業時穿防水長筒靴。注意個人衛生,及時用清潔水清洗手足。野外露宿時盡量使用蚊帳,室內注意通風干燥。(融媒體記者李花)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