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評論員 木姍
(資料圖片)
新年伊始,奧密克戎亞型分支XBB.1.5引發(fā)公眾高度關注。XBB.1.5是當前美國的頭號流行毒株,據(jù)報道,美東時間2022年12月30日,美國疾控中心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估計當周美國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該毒株引起的。目前,國內(nèi)已至少有三地檢出XBB毒株,以上海為例,當?shù)厮l(fā)現(xiàn)的XBB毒株僅在極少數(shù)入境隔離人員中檢出,尚未在社會面上造成本土傳播。
圖源:環(huán)球時報
我國現(xiàn)階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奧密克戎變異株BA.5的亞分支BA.5.2和BF.7為主。公眾對“新毒株”的關注焦點主要集中在是否會造成二次感染、新病毒有哪些新特點、感染后的癥狀如何以及個人怎樣做好相關防疫儲備等相關話題上。
隨著國內(nèi)多地迎來第一波感染高峰,很多已經(jīng)感染過BA.5.2或BF.7的“陽康”患者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短期內(nèi)是否會再次感染。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現(xiàn)在感染BA.5.2、BF.7,如果出現(xiàn)新的變異株,仍然有再次感染的風險。一般來說,感染新冠之后的三到四個月內(nèi)不會再感染,但是,深圳三院院長盧洪洲表示,新毒株的流行或許會縮短二次感染的“安全窗口”,在歐美國家,一些免疫力較差的人可能一年內(nèi)感染多次。
即便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由于“新毒株”尚未在國內(nèi)造成社會面?zhèn)鞑ィ⑶以谥虏⌒苑矫妫嗌袩o證據(jù)表明其毒力與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有明顯差別,因此沒有必要過度擔心和憂慮。總的來說,接種疫苗仍是預防重癥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公共場合戴好口罩仍是有效的防護措施。
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不代表“聽風就是雨”。一些蓄意夸大的說辭甚至完全是“無中生有”的不實謠言,時不時就企圖刺激一下疫情焦慮中公眾本就敏感的神經(jīng),無論是聲稱“新毒株主攻心腦血管和腸胃”還是建議“囤購止瀉藥”,其目的當然都不是出于對公眾生命健康的考慮,而是博取流量和關注,甚至是借機推銷產(chǎn)品。目前并沒有發(fā)現(xiàn)XBB.1.5更容易侵犯心腦血管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而腹瀉本就是感染新冠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之一,通常短時間能便可自行緩解,新毒株本質(zhì)上仍屬于呼吸道病毒,主要感染的是呼吸道,且其致病性并未增強。
“有備無患”絕不是“盲目囤藥”。適當?shù)刭徺I一些相關藥品即使面對感染也不至于手忙腳亂,但盲目大量囤積相關藥品甚至是無關藥品,不僅嚴重放大了公眾焦慮,還容易造成因錯誤用藥而帶來的健康安全隱患,更有可能讓真正急需用藥的人買不到“救命藥”,那些極力誘導公眾大量囤藥的行為可以說不是別有用心便是自私至極。
新年期間一夜脫銷的蒙脫石散或許“無傷大雅”,但諸如退熱藥、球蛋白這類關鍵藥品,如果全被根本用不到的人買光了,那真正需要的人該怎么辦呢?
毒株再“新”,但總體的防護手段沒有變,長期積累的抗疫經(jīng)驗不過時,醫(yī)療資源在擴充,科學認識在提高。面對未來五花八門的新變異,公眾最需要的其實是增強信心、提高定力,對于新冠病毒,戰(zhàn)略上重視與警惕,戰(zhàn)術上從容與鎮(zhèn)定,這樣才不至于被層出不窮的小道信息混淆視聽、牽著鼻子走。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2
頭條 23-01-02
頭條 23-01-02
頭條 23-01-02
頭條 23-01-02
頭條 23-01-02
頭條 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