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牛肉》,楊梅酒醬牛腱子,香霧騰騰;《臘牛肉》,干鍋臘牛肉,把人看餓了……兔年春節,康少見的系列短視頻,成為粉絲們佐餐佳品,做年糕、制臘八蒜、炸豆腐、酥肉、炒米、宰年雞、煮年肉、貼春聯,吃團年飯、祭祖、宴客、拜年……原汁原味的鄂西土家鄉村過年畫卷,在一期期短視頻里徐徐展開,充滿鮮活的人間煙火氣。
康少見在媒體從業17年,3年前辭去大廠工作,開始個人創業。他用兩年多時間創建自己的茶葉品牌后,回歸心心念念的內容原創領域,拍攝農村生活短視頻,母親是他短視頻里的女主角。
因讀出山,為耕歸農
(資料圖片)
康少見母子的晚餐。
遍布茶山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走馬鎮,是湖北最偏遠山鄉之一。25年前,考進湖北大學中文基地班的康少見,是村里第一個本科大學生。“從小的夢想就是考出去,離開大山。”
大學畢業后,從媒體到大廠打拼近5年后,他辭職創業時,曾做了個3年規劃:2020年打造一個釣魚IP,2021年經營一家MCN公司,釣魚短視頻之外,孵化農村生活的短視頻IP,2022年開始農產品帶貨。“但是疫情打亂了規劃,整個節奏反過來了。”
2020年初他回到鶴峰老家過年,能離開湖北時,遠在天津的釣魚團隊解散了。困居山村的日子里,他瞄準了家鄉的茶葉。
“鶴峰種茶幾百年,有湖北最大最集中的茶廠茶山茶園,走馬鎮人稱‘湖北茶葉第一鎮’,160年前,本地精制紅茶經宜昌出口,宜紅名噪一時。從小我就幫家里種茶,家中林權證上至今還有14畝茶園。”
康少見仔細考察了40多家茶廠,“鶴峰茶知名品牌少,茶山太多了,當地人無需精耕細作,大宗出售茶葉原材料就能維持生計,做品牌沖勁不足”。
他決心做一款好茶。“這幾年野生茶概念熱,但很少有地方像鶴峰這樣,確實有近10萬畝純野生茶樹。很多古茶樹齡逾百歲,生長在高海拔、植被復雜、云霧繚繞的原始森林里,品質優于種植茶,鮮為人知。”
尋找野茶之旅很艱辛,汽車曾差點翻下幾百米深懸崖,林中五步蛇出沒。當他看到宜紅創始人運輸茶葉鋪砌的幾百里石板路,忍不住大哭一場。“我替鶴峰茶的地位感到委屈,我們種植茶的規模、品質那么好,本地人只賺到一點零頭;森林里頂級野生茶葉資源,是大自然賦予的鉆石,我們沒意識其中價值,當作玻璃賤賣了。”
康少見在找茶。
成功打造一款高端野生茶之后,他又引進汽車品牌與鶴峰茶聯手,出品定制茶;擔任現場總協調人并親自出鏡,拍攝紀錄片《高山下的采茶人》,宣傳鶴峰茶,推動大企業幫扶、促銷家鄉的農產品。
兩年來,他個人投資超200萬元,出品了8款茶葉,注冊了品牌,通過微店和京東合作店鋪銷售,供應鏈日益成熟。2022年,他的茶葉銷售額500多萬元,八成訂單來自大客戶。
茶葉生意理順之后,他覺得:“如果只做一個茶商,等于把我的優勢、老本行全放棄了,我做內容的夢想一直沒斷過。”
去年5月,他開始籌備短視頻項目,裝修辦公室、尋找合作伙伴、招聘員工等,幾經周折,直到9月下旬才正式開拍。團隊磨合、拍攝剪輯,備貨40多天后第一條短視頻正式發布,他在三農自媒體上標注:前媒體人,因讀出山,為耕歸農。
柴米油鹽的背后
康少見在做野菊花茶。
康少見的農村生活短視頻,到2023年1月底,已更新67期。
短視頻里的康少見,各種農活流暢自如。“我跟姐姐從小一直像大人一樣下地干活,除了收割機、耕田機等兒時沒見過,大部分農活都會。”
如今,姐姐在鎮上開水果店;而他走出大山,到京城打拼之后,回歸大山。
他用真實鏡頭展示寧靜的鄉村生活圖景:“拍攝主要在我家和茶山、菜園、田地里完成,通過勞作+飲食,體現一個普通農民的常態:白天干活,收工后回家吃飯。”
視頻里的農村生活樸實有趣:他奉茶、斟酒、煮肉,賞茶山、云海、溪流;糯米臘肉飯,加點豌豆更完美;用山葡萄釀制拉菲,喝著上頭;懸崖邊收割野蜂蜜,配野菊花茶;炸一鍋酥肉用70枚雞蛋,村頭村尾送人情……
康少見在用山葡萄釀酒。
母親是視頻的女主角。母子一起種菜、喂豬、烹飪,不愛說話的老人吃著兒子做的美食,笑容里洋溢著滿足。
在北京讀小學五年級的閨女寒假回來,在多期視頻中出鏡:父女倆一起包“丑炸天”的包子、摘草莓做糖葫蘆,“閨女想吃牛排?安排!”
紀錄片般富有質感的畫面,展現鄉村生活平凡而歡喜的每一天:有初晴之雪景,暖胃之雞湯,土家臘肉之煙火,有山間茶、老桂樹、峽谷柑之馨香,有家人團聚的快樂……
這些讓觀者倍感輕松、愉悅、治愈的畫面背后,也隱藏著農事的艱辛。
“挖葛其實學問很深,熟手上山一看就知道葛根生長土層的深淺,合適的葛只需要輕輕刨開土層,幾分鐘就能挖出一個幾十斤重的葛根。而我不會選,像打基腳一樣拼命往深里挖,3天才挖50斤葛,累個半死。后來請兩位職業挖葛老人幫忙,他們一天挖428斤葛。”
葛粉分離、清洗的過程特別煩瑣,幾個鏡頭背后,其實是5個多小時的清洗,以及一整天清理設備。
忙了十幾天,500多斤野生葛根制成不到40斤葛粉。“做農產品很辛苦,但也是一個很好的體驗。我掌握了葛粉制作工藝,完成了一次手工藝的傳承。”
看事容易做事難,他目前發布的60多期視頻,每條拍攝加后期制作,平均需要近兩天高強度的工作時長。
團隊現有3人,他、主攝影師、剪輯兼副攝影師。他身兼導演、文案、出鏡主角、后期編導、運營等數職。“本想在當地找拍攝團隊,但高手集中在大城市,不愿來偏遠山村。”
一番折騰后,他終于從西安叫來一位拍了十幾年紀錄片的朋友擔綱主攝影師。互相認可彼此的資源、個性、人品、業務素養,對業務方向、發展規劃深入交換意見后,兩人決定聯合創業。
展現鄉村的寧靜生態
康少見在采水蕎做糍粑。
看農村生活視頻,容易想到李子柒等田園生活風的視頻IP。
“李子柒是先行者,她的短視頻通常被歸類為生活美學IP,著重呈現理想狀態的唯美田園生活。我可以學她,但不能像她。學我者生,像我者死。”康少見說,網上爆紅的路徑,很難復制。
他的內容調性側重于真實,而不是唯美。“如果聚焦唯美,服裝、場景架設、題材等要更務虛,比如造紙、制墨等很炫的手工藝,而不是現在呈現的挖紅薯、腌蘿卜、割水稻等主題,后者更貼近于農村的真實生活。我覺得,真實才會讓我走得更長遠。”
視頻里,他仍然穿著在北京上班時穿的戶外品牌衣服和登山鞋。有人建議換裝出鏡,他反問:“難道做農村題材非得蓑衣斗笠草鞋?希望視頻里呈現真實的我,只是工作、生活場景,從北京、媒體、某些平臺,換到鄉村這個貼近大自然的舞臺。”
也有朋友建議打造一個人設:前高級白領,或前媒體人離開大廠,返鄉創業。
他并不想,“因為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失敗者,不想貼上‘失敗者重新出發’的標簽,沒那么悲情”。
朋友眼里,康少見很勇敢。“敢想敢干”是他的自定義,“我看起來話不多,事實上話很多;個子雖小,內心強大”。
康少見在懸崖邊采野蜜。
常有鄉鄰問他:好容易靠讀書進了京,又回來當農民?
他每天早上七點多鐘起床,一天吃兩頓飯,村里拍完要到鎮上的辦公室剪片子,晚上十一點多才會從辦公室回到家里睡覺。
“將近一年沒回京,照顧孩子的事都壓在我愛人身上。”他深感愧對在北京上班上學的妻女,希望逐漸走上正軌后,每月能有十天左右在北京,兼顧工作和家庭。
創業3年,他坦言壓力不小:“資金都靠自己荷包,要精打細算。稍有不慎,很短時間可能會消耗半生積蓄,這種心理壓力和上班時是不一樣的。在大公司能夠借力,調動平臺各方資源;創業一切靠自己,難度有天壤之別。”
還要面對復雜的人心。他曾帶著20萬元到石門嘗試經銷特產蜜橘,委托一位電商朋友直播帶貨,沒想到一下子損失好幾萬元。
創業路上,難題一個接一個。
評論區有人留言:“你內容做得這么好,怎么還沒火?”他回復:“不急,我們慢慢做內容。只要踏踏實實地做,我覺得機會還是有的。內容創業,永遠不晚。”
他做好了一年不溫不火的心理準備,“我會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優化內容,展現鄉村的寧靜生態、豐富物產,融洽的親友關系和煙火氣。既然選擇了不花哨、不玩噱頭、不炒作的方式,這些時間成本必須承擔。”
他覺得,家鄉優越的自然環境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回鄉內容創業,優勢得天獨厚。“我的內容,前期可能沒有別的頭部賬號那么吸睛,但堅持之后,可能會讓人感受到那種安靜的力量。”
康少見家鄉茶園漫山遍野。
“湖北恩施是片凈土,沒重工業,幾乎沒污染,山川博大,風景如畫,生態、民風、物產豐饒,足以孵化一個能輻射周邊、真實、能多方面反映我們地域特點的IP。”康少見對此目標充滿信心。
(長江日報駐京記者柯立)
【編輯:王戎飛】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