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湛江市深海網箱養殖優勢產區產業園海上平臺(海威1號)項目交付儀式舉行。該平臺將于近期落戶雷州市流沙港。(3月19日《湛江日報》)
雷州半島首個深遠海養殖平臺完成交付,即將落戶雷州流沙港,這對湛江加快探索深遠海養殖新模式、推動深遠海養殖高質量發展,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早在20世紀中葉,我國科學家就提出了“海洋農牧化”的理念。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受制于自然環境、技術水平等因素,我們卻只能面對浩瀚的深遠海“望洋興嘆”。海水養殖也大都在近海、淺海開展。
近年,隨著深遠海養殖平臺的出現,人們終于有了破冰深遠海、耕牧“藍色糧倉”的“神器”。山東、福建、海南等地紛紛發力,推動深遠海養殖平臺建設,掀起了一場深遠海智能裝備化養殖的新浪潮。如福建連江,研發深遠海海魚機械化養殖平臺“定海灣1號”,集成自動投苗、風力發電、廢水收集、魚群活動高清監測等技術,僅需兩三人就可養殖數以萬計的優質深海魚;山東依靠全球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一號”,開創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海南首座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普盛海洋牧場1號”也于近日交付,搭載智能漁業養殖系統,可實現自動投餌、魚群監控、水質監測等功能,年產優質海魚可達120萬斤。
湛江依海而興,水產養殖業是傳統優勢產業。從長遠來講,湛江發展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間在海洋,最大的動能也在海洋。探索深遠海養殖新模式,打造“藍色糧倉”全產業鏈,既是湛江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又一新引擎,也是湛江必須扛起的服務國家戰略、綠色低碳轉型新使命。繼去年10月湛江灣實驗室與廣東海洋大學簽署深遠海養殖魚類育種中心合作協議之后,海洋牧場海威1號將于近期落戶雷州流沙港,這意味著湛江推動海水養殖產業結構升級、引領水產養殖產業走向深遠海,又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報道中提到,這個深遠海養殖平臺,“可搭載各類智能養殖系統及檢測系統等現代化漁業生產設備”。這提醒著我們:走向深遠海,不僅意味著水產養殖區域向縱深推進,更意味著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通過養殖工藝和配套設備的優化設計,將一改過去的勞動密集養殖模式,朝著高效、環保、綠色的方向,變得更加生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可以預見,雷州的這個深遠海養殖平臺,將成為湛江“三化三大”發展理念的又一生動實踐和示范模板。
隨著深遠海養殖的推進,未來雷州流沙的近海生態將煥發新機,“漁旅融合”也將迎來重大發展良機。陸海統籌之下,流沙港及周邊一帶,或將形成一批與深遠海養殖相配套的產業基地或園區,興起一批水產種苗、養殖裝備制造、智慧漁業研發、休閑漁業、海產品交易等產業的集中區,前景廣闊,令人期待。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探索深遠海養殖新模式,湛江應按下“快進鍵”。期待在流沙港落戶的這個深遠海養殖平臺發揮出示范效應,也期待雷州以系統思維推動陸海聯動,全力開創經略海洋新局面。
【來源:湛江日報】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