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園區項目建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省級及以上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以及國家和省批復設立的各類新區、示范區(以下統稱園區)投資建設項目(不含住宅類房地產)快速落地投產,推動特色產業集群進一步做大做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強化政府前期統籌。加大園區建設用地儲備,市、縣政府和雄安新區管委會應科學制定年度土地儲備計劃,有效保障土地儲備項目的資金需求。建立用地指標激勵機制,對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園區內重點發展區域、重點支持產業和急需開工重大項目所需土地指標給予傾斜保障。加快編制形成“一張藍圖”,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市政工程、地下空間、生態環境保護等各類專項規劃。推動項目前期策劃生成,建立重點項目儲備庫,指導意向投資主體做好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作。
規范審批關聯事項。推行項目前期服務一體化或項目總承包招標方式。調整費用繳納方式和標準,各市、縣政府和雄安新區可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標準范圍內,研究提出本地征收標準。設定中介服務和技術性審查時長,工程設施設計、地質勘察、項目咨詢、圖紙審查類中介服務時限,分別不超過30、30、20、12個工作日,納入審批環節、由政府部門委托第三方開展的技術性審查服務時限一般不超過15個工作日。
簡化重點環節審批手續。調整環評和人防審批時序、范圍,將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與施工許可并聯實施,防空地下室建設審批由工程規劃許可前調整至施工許可前。擴大施工許可豁免范圍,工程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低層一般性工業廠房工程可不申領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拓寬驗收確權方式,對已滿足使用功能、符合項目整體質量安全要求、達到安全使用條件的建設工程,允許項目單位根據需要申請單體或分期竣工驗收,并辦理相應不動產登記手續。
擴大園區自主權。落實園區管理權限,在不突破國家現行產業準入政策的前提下,園區根據自身功能定位,自主制定產業準入標準和目錄。推行首違不罰包容性執法,省市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單位和施工單位首次發生無主觀故意、情節輕微且未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和危害的違法行為,以警示教育、限期整改為主,免予行政處罰。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2
頭條 23-01-22
頭條 23-01-22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20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