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廣州海岸電臺與廣東省氣象臺聯合舉行南海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服務啟動儀式,開啟廣州海岸電臺公益廣播,服務交通強國、海洋強國建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守護廣袤南海海域航行安全的新篇章。
據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廣州海岸電臺林建和副臺長介紹,目前,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已成為船舶獲取海上氣象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之一。“此次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由廣東省氣象臺負責氣象傳真圖數據,廣州海岸電臺正式播發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填補了南海海區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的空白。”該負責人介紹。
記者獲悉,此次廣州海岸電臺與廣東省氣象臺聯合推出的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相較傳統的氣象報文具有顯著優勢,它以圖像的形式展現,具有信息豐富、動態直觀、預報時間長、范圍廣等特點,能夠更好地了解海洋環境及其變化,實現對氣象災害早預警、早行動,有效防御海洋災害,對保障沿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效降低海洋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具有重要作用。
自3月23日10時起,由廣東省氣象臺負責氣象傳真圖數據,廣州海岸電臺正式播發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主要播發19種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產品,涵蓋海上氣象的方方面面。對外發布形式是無線電播發。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分四十個時段輪播。
其中無線電每天播發11種氣象產品,安排在23個時段,發射頻率為4199.75KHz, 8412.5KHz, 12629.25KHz和16826.25 KHz四個高頻頻段,產品涵蓋:“地面實況分析”“海平面、降水、風力(24小時、48小時、72小時)預報”“海浪(24小時、48小時、72小時)預報”“臺風預報”“南海海區(24小時、48小時、72小時)預報”等。
網絡發布每天推送8種氣象產品,安排在17個時段,產品涵蓋:“紅外云圖”“衛星云圖”等。
(總臺記者 魏星 吳媚苗)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