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思琦
身著藍色工裝,每天都穿梭在大亞灣核電基地的設備間和實驗室,總是一絲不茍地檢查著每一處零件和系統……這是中國廣核集團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調試專項試驗資深專家周創彬的工作日常。
深耕核電領域的 32 年間,他始終秉承著 " 嚴慎細實 " 的工作作風,帶頭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實現核電行業多項零的突破,參與見證了我國核電從引進學習到自主研發的奮進歷程。
(資料圖片)
攻克技術難題,實現核電行業零的突破
周創彬出生于廣東潮汕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91 年從北京核工業學校核電站運行專業中專班畢業后,他來到大亞灣核電站工作。為了盡快熟悉工作環境、掌握更多知識,他每天跟著師傅鉆管廊、爬管道、下地坑,專注于技術鉆研,幾乎跑遍了核電站每一個角落。工作之余,他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參加自學考試。
長期的基層實踐和學習經歷,讓周創彬擁有了扎實的專業功底,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2005 年,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作為我國 CPR1000 堆型的示范電站,將以數字化先進主控室取代原有的傳統模擬主控室,必須自主研發一套全新的數字化運行程序。這是國內首次研發核電站數字化運行程序,工期緊、難度大。
為了完成這一艱巨任務,周創彬帶領總體程序數字化小組成員,挑燈夜戰,廢寢忘食,短短的一年時間內,頭發幾近花白。他憑著多年在主控室的工作經驗和操縱技能,集思廣益,終于總結策劃出一套具有大亞灣特色的總體程序數字化方法。該方法融合多種優點,數字化過程簡單、風險低,解決核電站數字化操作難題,在嶺澳核電站二期經受應用考驗,并推廣應用到紅沿河、寧德和陽江等核電站,為后續新建電站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該領域還收獲了多項技術創新和多項專利授權,其中 " 一種核電機組的事故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 " 獲第十六屆(2014 年)中國專利金獎,科技成果《數字化運行程序研發與調試應用驗證》獲 2018 年核能行業科技進步二等獎,為推進國家核電自主化進程貢獻力量。
業內人員親切地稱他為 " 創師傅 "
在核電行業內,人們總會親切地稱周創彬為 " 創師傅 "。他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激勵著身邊的同事和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周創彬也始終牢記著核電是一個高科技集成系統,必須依靠團隊力量。
為此,他充分發揮勞模業務專長和技術優勢,在完成本崗位各項任務的同時,兼任在崗培訓教員,高峰時期每年授課達 200 課時,通過授課與師徒制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了一支 90 多人具備整機啟動的調試值班工程師隊伍。
2015 年,他還創建了勞模創新工作室,借助勞模業務專長和技術優勢,攻克數項調試領域技術難題,打造工作室在科技研發、技術支持、業務交流、技術培訓的多個領域的技術品牌,服務于核電工程調試現場,成為技術創新發展的助推器。作為全國勞動模范,他積極參加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先后赴多所院校宣講勞模精神,激勵一線技術青年和在校學生成長成才。
" 推動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每一位核電人的使命和愿景,我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核電發展大軍。" 周創彬說,他將繼續在平凡的崗位上,艱苦奮斗,鉆研出過硬的技術,實現行業領先的科技創新。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
校對 | 桂晴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