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資料圖)
藍鯨財經記者 王曉楠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資本大佬俞發祥經營的祥源控股已成為一家國內文化旅游投資運營領域的企業,而俞發祥也以 130 億元的身價位列 2022 年胡潤百富榜第 473 名。
近期,這位大佬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資本運作頻頻,從事工程施工的交建股份(603815.SH)擬通過收購切入光伏領域;另一家祥源文旅(600576.SH)又將目光盯上了大熊貓,一年內文旅投資超接連不斷。靠著收購萬家文化在 A 股市場一鳴驚人的俞發祥,其身價也曾暴漲過,但現如今名下資產業績不佳又險遭 " 瘦身 "。
切入光伏領域?
8 月 28 日,交建股份公告稱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博達合一持有的無錫博達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博達新能 ")70% 股權,同時向公司控股股東祥源控股、實際控制人俞發祥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此次關聯交易不構成重組上市,也就是說,博達新能并不能從俞發祥手中拿到交建股份的控制權。
根據公告,博達新能成立于 2021 年 8 月 20 日,注冊資本 100 萬元,博達合一和自然人柳敬麒分別持有 70%、30% 的股份,實控人為柳敬麒。天眼查信息顯示,今年 7 月,博達新能完成了重組前的股權變更,寧波博達和一科技有限公司退出股東名單,博達合一和柳敬麒作為股東方出現,本次交易對手方博達合一也才成立 5 個月左右,其成立于 2023 年 3 月 21 日,注冊資本 100 萬元。博達合一的股東為自然人柳敬麒和黃久瑞,分別持股 95%、5%。股權變更后,柳敬麒的持股比例最終為 96.5%,黃久瑞的持股比例由 5% 下降至 3.5%。
官網信息顯示,博達新能前身為深圳市博達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 2008 年,以光伏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為主營業務。
此次收購,也被市場看做是交建股份跨界新能源的具體行為。
交建股份成立于 1993 年,2019 年 10 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根據 2023 年中報,祥源控股直接持有公司 44.32% 的股份,其又通過為眾投資、啟建投資、行遠投資間接控制公司 3.37% 股權。祥源控股與俞發祥、俞水祥為一致行動人,祥源控股及其控制的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 51.41% 的股權。祥源控股系交建股份的控股股東,俞發祥為公司實控人。
目前,交建股份以公路、市政基礎設施施工業務為核心,打造 " 投資、設計、施工、養護 " 一體化的產業格局,主要從事公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相關的工程施工、勘察設計、試驗檢測等業務。
上市后,交建股份業績漲幅相對平緩。雖然公司的營業收入由 2018 年的 27.22 億元上漲至 2022 年的 64.99 億元,但是其歸母凈利潤卻僅由 1.21 億元上升至 1.82 億元,甚至 2019 年、2020 年連續兩年凈利潤持續下滑,分別為 1.07 億元、9711.54 萬元。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交建股份營業收入為 22.23 億元,同比下滑 18.07%;歸母凈利潤為 9508.9 萬元,同比增長 12.11%。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也并非交建股份首次向公司關聯方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今年 6 月 30 日,交建股份剛剛終止了一份 11 億元定增。2022 年 10 月,公司擬向祥源控股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11 億元,將用于鳳臺縣鳳凰湖新區安置區八期(二期)工程投融建一體化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與償還銀行貸款。
事實上,2020 年 7 月,上市不滿一年的交建股份就曾拋出了一份 12 億元的定增融資計劃,將用于界首市美麗鄉村建設整市推進 PPP 項目、償還銀行貸款。這甚至超過了公司 2019 年 IPO 時 2 億元的融資規模。
盡管彼時 PPP 項目是占用資金的 " 大頭 ",但以募資償還銀行貸款,也不難看出交建股份還債壓力不小。近年來,隨著交建股份債務融資規模持續增加,其利息費用從 2017 年的 748.95 萬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7056.95 萬元,占營業利潤比例約 4.88% 增長至 29.19%。此外,交建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常年處于 75% 左右。
除了上市后接連不斷的資本運作外,交建股份的高管也在不斷地減持,而公司的股價也是跌跌不休。據藍鯨財經不完全統計統計,從 2022 年 11 月到 2023 年 5 月,交建股份董事長胡先寬、財務總監施秀瑩、董秘曹振明等累計減持 351.9 萬股,累計市值 3136.03 萬元。2019 年上市的交建股份,其發行價為 5.14 元 / 股,公司股價最高時曾在 2020 年達到 30.67 元 / 股,然后便一蹶不振,停牌前交建股份股價僅有 7.34 元 / 股,市值 45 億元。
俞發祥的資本版圖
能從基建領域跨界到光伏領域,交建股份背后的實控人俞發祥也是資本運作的一把好手。
公開資料顯示,俞發祥出生于 1971 年,浙江嵊州前崗村人。俞發祥曾在啤酒廠做過學徒,后靠著敏銳商業嗅覺踏上了經商之路,其靠著水泥、茶葉等,賺的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 年,恰逢當年的海南房地產行業迎來爆發,不甘于現狀的俞發祥南下,在海南成立了偉翔裝飾公司,即祥源控股集團前身。1995 年,海南祥源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之后在海口、深圳、紹興等地開發建設了多個房地產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2001 年俞發祥初涉資本市場,斥資一億元控股收購上市公司瓊海德。俞發祥通過旗下的房產開發公司受讓瓊海德 26.93% 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不過,時隔一年后,因歷史遺留等問題復雜,俞發祥又給了將瓊海德賣給了耀江實業。
2002 年,祥源控股集團成立,同時啟動了合肥至今最大規模合瓦路舊城改造、六安祥源廣場等項目;2004 年,集團收購并改制安徽省公路工程總公司,也就是后來的交建股份。俞發祥的業務范圍從房地產投資開發擴展到旅游、基建等多元化產業。鐘情于文旅產業的俞發祥,自 2008 年開始,先后與武當山、齊云山、新疆天池等項目簽約,祥源控股也定位為文旅投資運營企業。
真正讓俞發祥在資本市場 " 一鳴驚人 " 的則是 " 接盤 " 小燕子,16.74 億元拿下萬家文化。
2016 年,萬家文化公告稱龍薇傳媒將以 30.599 億元收購萬家文化 29.2% 股份。龍薇傳媒成立于 2016 年 11 月,其背后正是趙薇、黃有龍夫婦。有意思的是,在超 30 億的收購款中,趙薇夫婦僅出資約 6000 萬元,其余部分二人計劃全部以借款補足,即杠桿高達約 50 倍。
50 倍高杠桿收購也引起了監管的注意,2017 年萬家文化變更收購計劃,趙薇方面擬以約 5.3 億元收購上市公司約 5% 股權,而更改方案的原因是趙薇方面表示無法按期完成前述借款融資。這場萬眾矚目的高杠桿收購,其最后的結局卻也是無疾而終,趙薇夫婦被罰 5 年內禁入證券市場,并總共處以 60 萬元的罰款。
然而在趙薇退出三個月后,萬家文化就找到了下家。2017 年 8 月 4 日,萬家文化發布公告稱,祥源控股以 16.74 億元的價格收購萬家集團 100% 股權,收購后間接持有萬家文化 29.72% 的股權,萬家文化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俞發祥。與趙薇當初要約收購價相比,這是一筆打了 5 折的買賣。
俞發祥入主萬家文化后,公司改名為祥源文化。對于接盤的原因,集團方面曾表示看好萬家文化主營的動漫行業。2016 年年報顯示,萬家文化旗下翔通動漫實現營收 7 億元,占公司總收入比重超 90%。
只不過,俞發祥看中的動漫卻未能給祥源文化的業績帶來起色。2018-2020 年,祥源文化營業收入分別為 7.21 億元、4.22 億元、2.32 億元,同比下降 8.98%、41.39% 和 45.01%;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426.77 萬元、-8.53 億元、1895.02 萬元,同比變動 -84.39%、-6080.95% 和 102.22%。可以看出,直到 2020 年祥源文化業績才有所好轉,然而也僅是凈利潤扭虧為盈。
隨后祥源文化再度發力,2021 年 5 月公司發布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擬以發行股份收購實控人旗下 5 家文旅資產。只不過這 5 家公司中有 4 家虧損,而該重組方案也并沒有給祥源文化帶來太多利好,甚至彼時公司的股價還上演了 " 地天板 "。
2022 年 10 月,祥源文化還是以 16.32 億元對價將百龍綠色、鳳凰祥盛、黃龍洞旅游等 5 家實控人旗下文旅資產裝入了上市公司。不過,祥源文化并未拿出太多 " 真金白銀 ",而是采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實現重大資產重組后,祥源文化也于同年 11 月將名字改為祥源文旅。
從看中動漫再到如今的旅游,祥源文旅數次轉身離不開并購擴張,業績增厚的同時,公司商譽這枚隱藏的 " 雷 " 也隨時引爆。2021 年時,祥源文旅的商譽僅有 4832.65 萬元,而 2022 年時公司商譽已高達 3.29 億元。
祥源文旅接二連三資本運作
祥源文旅一路不停的 " 買買買 ",然而其業績也并未因此而有所改變。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為 3.6 億元,同比下滑 18.22%;歸母凈利潤為 2188.18 萬元,同比下滑 35.3%。業績不景氣的祥源文旅,又打起了 " 買買買 " 的主意。進入 2023 年 7 月、8 月,祥源文旅不斷推進文旅板塊的資本運作。
7 月 21 日,祥源文旅擬以自有資金 5.3 億元(其中現金支付股權轉讓價款 4.96 億元,承接債權 3432 萬元),收購碧峰峽旅游 80% 股權。交易完成后,碧峰峽旅游將成為祥源文旅的控股子公司,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顯然拿下碧峰峽,祥源文旅瞄準的是背后的熊貓生意。碧峰峽景區內大熊貓基地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一個分基地,現有大熊貓 60 多只。但從碧峰峽近 4 年經營業績看,其年度游客人次最高時并未突破百萬,營業收入、凈利潤的規模同樣偏小,與其他明星基地相距甚遠。
就在收購碧峰峽旅游過程中,祥源文旅還在和實控人控制的文旅類資產進行資產置換。祥源文旅擬將全資子公司翔通動漫所持有的翔通信息 100% 股權,與祥源控股所持有的齊云山酒店公司、黃山云谷酒店、祥源茶業、祥堃源酒店管理公司四家公司 100% 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擬置出資產交易價格為 3.13 億元,擬置入資產交易價格為 6.04 億元,二者差額部分的 2.91 億元將由祥源文旅全資子公司祥源堃鵬以現金方式補足。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四家擬置入資產,其中有兩個酒店資產受疫情等影響在 2022 年均不同程度虧損,不過 2023 年 1-5 月已經實現扭虧。而 2022 年凈利潤達到 1024 萬元的祥源茶葉,截至 2023 年 5 月底,凈利潤僅 127 萬元。先不說擬置入資產 " 資質 " 如何,短短時間內接二連三的資本運作,祥源文旅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去承擔?截至 2023 年中報,祥源文旅賬面現金 7.29 億元。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