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南收費站是省會的“南大門”,代表著鄭州市的門戶形象。
4月2日,記者獲悉,近日由中原高速航空港分公司負責實施的機場高速航空港分公司鄭州南收費站治堵改造工程主體部分按期完成,其中,多項全省首次,開創了全省高速公路收費站通行新模式。
“無島化”布局,優化通行環境,提升通行效率
在傳統的收費站車道設計中,收費島是保障安全、渠化交通、放置機電設備的一種“硬隔離”措施。如何在不增加用地面積情況下,保障通行安全,改善通行環境,是“去島化”設計和實施的關鍵。
基于以上考慮,分公司通過多方論證,大膽設計,拆除部分安全島,利用標線和彈力柱的“軟隔離”方式,打破原有車道布局,取消4個收費島,車道寬度由3.2米拓寬至3.6米,既優化了通行環境,提升了通行效率,又為以后更加智能化的“自由流”通行奠定了基礎。
此外,在“去島化”設計的同時,為進一步增強鄭州南站物理通行能力,分公司創新設計理念,因情施策,將原有6個收費島寬度由原來的2.2米分別縮窄至0.5米、1.2米、1.8米,節約出的占地空間增設了2條入口車道,再加上一條潮汐車道,至此,鄭州南站由改造前的8條入口車道,增加至11條入口車道,收費站入口通行效率提升了30%以上,整體通行能力大幅上升。
科技創新,提高交易成功率,降低特情發生率
記者了解到,鄭州南收費站日均ETC車輛占比約80%左右,為提高ETC車輛的通行效率,降低特情發生率,我們在入口ETC車道首創采用“一主一備”的“雙天線布設模式”,有效提高了ETC交易成功率。雙天線模式開啟后,ETC車輛交易成功率高達99.3%,特情發生率降低至0.7%,通行效率提升30%。除此之外,分公司通過反復精調天線交易區等方式,有效解決了“去島縮島”后相鄰車道間的天線抗干擾問題。
截至目前,鄭州南收費站治堵改造項目主體工程已基本結束,改造后一方面可以提高ETC車輛通行效率,優化司乘朋友們的通行體驗。另一方面,鄭州南收費站治堵改造工程完成后,入口理論通行能力由現在3600臺次/小時,提升至4800臺次/小時,通行效率提升約33%,完全能夠滿足未來三年車輛增長通行需求。同時,鄭州南站的迭代升級,為我省高速公路收費站無人化值守和更加智能、安全、高效的“自由流”通行,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