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田愛云(右)在為學生整理戲服。
清晨,在禹王臺公園中的一個小院里,總會傳出陣陣婉轉悠揚的戲曲唱腔,或歡喜快樂,或溫情脈脈,或嬉笑怒罵,時不時還傳出一位老太太中氣十足的優美唱腔,隨風四散開來。日前,記者專程來到這里,聆聽了一段具有使命感與文化味的故事。
田愛云(中)在指導學生表演動作。
故事的主角就是二夾弦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田愛云。她8歲學藝,1953年進入山東省東明縣二夾弦劇團,1956年隨東明縣二夾弦劇團進入開封地區二夾弦劇團。田愛云主攻小生,兼演老旦。她吸取京劇、越調、四平調等多個劇種的音樂旋律,經過多年來的歷練與摸索,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唱腔藝術風格。
田愛云(右一)講解演出的戲服。
田愛云主演的小生,在《江姐》《絲絨記》《莫愁女》等多部劇中有上佳表現。她不僅是開封市二夾弦劇團興衰的見證人,也是該劇團唯一一位國家二級演員,并于2007年2月被評為河南省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2008年,開封二夾弦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田愛云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錄。
田愛云(左一)在二夾弦博物館里回顧往昔。
有一種熱愛叫堅持。田愛云致力于推動二夾弦獲得新生,甘當二夾弦的守護者。她籌措資金,創辦藝校,讓兩個女兒也投身二夾弦事業,為二夾弦這一劇種培養接班人。田愛云告訴記者,現如今學戲的孩子少了,學習二夾弦的更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的隊伍中去,讓二夾弦更好地發揚光大,為人民群眾奉上獨特的文化藝術大餐。
二夾弦主樂器。
責任編輯:李辰琪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