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里,中華千年文化被濃縮成了一臺服飾秀。日前,北京市門頭溝區大峪中學師生走進博物館演繹“華夏霓裳”。
舞臺上,一場周代成人禮盡展傳統禮儀的魅力;盛唐,敦煌“舞者”翩翩而至,腳步飛旋;宋時,“蘇東坡”對月吟詩,汴京街頭行人緩步;大觀園里,“寶黛”初見,“寶釵”撲蝶,“探春”遠嫁;“民國學生”高唱《少年中國說》……觀眾跟隨一位穿著校服的少年徜徉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領略不同時代的美,感受不同時代的中華自信。
這場名為“華夏霓裳”的中華傳統文化服飾展是大峪中學和北京服裝學院合作辦學以來的第四次階段成果展示?;顒右苑b服飾為主要載體,以“山谷少年”作為核心人物線索,依托于博物館的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空間,通過音舞詩畫等多種表現形式,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大峪中學副校長呂娜說:“展出的60余件服飾,是從200余件設計中篩選出來的。全校學生都踴躍參與。整個過程也是全學科參與,語文老師負責對臺詞把關,美術老師負責對圖案提建議,歷史老師要對史實把關……我們希望學生通過參加活動,有收獲,有感悟。”
除了大峪中學,門頭溝區第一幼兒園、大峪一小、大峪二小、北京八中京西附小等學校的師生也參與了服裝設計。呂娜說,過去8年,高校助力我們開設了一系列的藝術實踐課程,為學生搭建了科學、人文、藝術的平臺。未來,學校還將設計不同主題,邀請更多學生加入進來,參與設計和走秀。(記者 施劍松)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