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于轉為正式編制了!”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七中教師張芳田高興地對記者說。她在2017年經考核成為梧州七中的一名“控制數”人員,盡管與在編教師“同工同酬”,但一直未能正式入編,總覺得沒有歸屬感。
“我校事業編制從2011年就一直沒有增加,教師隊伍穩定性受到一定影響。”梧州一中校長廖宇說。
針對上述問題,今年,梧州市充分利用實施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契機,實行“校內轉編”和“跨校轉編”。第一輪由各學校使用編制部門分配到各校“周轉池”編制名額的70%,自主篩選轉事業編制人員。第二輪由教育局統一組織各學校使用編制部門分配到各校“周轉池”編制名額的30%,設置跨校轉編崗位,開展入編工作,促進教師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暫時未能在本校考核中成功轉編的教師,可跨校應聘其他學校設置的轉編崗位。
具體操作中,梧州市嚴格考核程序和標準,市本級及所轄有“周轉池”編制的縣(市、區)開展“校內轉編”的學校,按照“一校一策”“一校一案”原則,設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考核領導小組,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制定“校內轉編”實施方案,報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后實施。各校在考核中,在對申請轉周轉編制人員基本條件進行資格審查合格的前提下,通過課堂教學比拼評分、按平時表現評分、按平時表現得分加課堂教學得分等考核方式,嚴格開展“控制數”轉編考核。
2021年,在自治區及梧州市編制、教育、財政、人社等部門協同推動下,梧州市中小學教師“周轉池”共獲批3087個編制。目前,梧州市教育系統已使用其中1250個名額開展轉為事業編制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這一模式,合理推動轉為正式編制工作,切實增強廣大教師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建設穩定充足的區域教師隊伍奠定堅實的基礎。”梧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歐金昌 特約通訊員 蒙秀溪 王海礁)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