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設紀實《語保故事》新書發布會日前在京舉行。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光明日報、北京語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所負責同志,書籍作者代表及專家學者參會。
據了解,2015年,教育部、國家語委印發了《關于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以語言資源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等為核心的重大語言文化工程,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收集記錄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和口頭語言文化的實態語料,通過科學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規模、可持續增長的多媒體語言資源庫,并開展語言資源保護研究工作。
語保工程一期歷經5年建設周期,完成1700多個調查點,調查范圍涵蓋包括港澳臺在內的全國所有省份;調查收集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的原始語料數據1000多萬條,其中音視頻數據各500多萬條,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和展示平臺。為記錄語保工程一期建設歷程,回顧工程建設者篳路藍縷的足跡,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織有關專家和語言文字工作者編寫《語保故事》,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
《語保故事》共收錄100篇語保工程開展中發生的珍貴故事。作者團隊中既有長年從事語言調查研究的專家學者、政府工作人員,也有來自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企業家、媒體人、志愿者等,一個個具體的故事講述了我國語言文字工作者數十年如一日,為保護傳承地方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化,開展語言資源保護工作的難忘經歷,通過真實生動的內容和形式描繪了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推動中華優秀語言文化保護傳承的美好畫面,凝聚了中國政府在科學保護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化方面取得的寶貴經驗,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語言資源保護事業取得的卓越成就。
書網互聯、音頻同步是這本圖書的出版特色。圖書可讀可聽,各章節標題后均附有二維碼,閱讀時可用手機掃碼,進入在線訪問模式,《語保故事》朗讀者將用優美的聲音帶領廣大讀者走進絢爛多姿的中華語言瑰寶殿堂,回顧5年語保路上發生的動人故事。除此之外,讀者還可以通過智能閱讀向導了解語保工程,了解語保故事背后的科普知識,從而增強圖書與讀者的互動性,實現音像圖文一體的閱讀體驗。
今年是語保工程二期建設啟動之年。工程二期建設包括中國語言資源匯聚加工、開發應用以及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傳承發展三大任務,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推動語保工作高質量發展。(記者 宗河)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