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經過10年的快速發(fā)展,雖然實現(xiàn)了普及普惠目標,但仍是整個教育體系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還存在著經費投入不足、成本分擔機制不健全、教師待遇保障不到位、科學保教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日前表示。
為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近日,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九部門印發(fā)《“十四五”學前教育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學前計劃》),提出到2025年,覆蓋城鄉(xiāng)、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將進一步健全。
2025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達到90%以上
《學前計劃》提出,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以上。
補齊普惠性資源短板是《學前計劃》的重點任務之一。針對普惠性資源存在的區(qū)域性、結構性矛盾,《學前計劃》要求各地持續(xù)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
一是優(yōu)化普惠性資源布局。《學前計劃》要求各地充分考慮出生人口變化、鄉(xiāng)村振興和城鎮(zhèn)化發(fā)展趨勢,逐年做好入園需求測算,完善縣(區(qū))普惠性幼兒園布局規(guī)劃。適應“三孩”政策實施需要,及時修訂和調整居住社區(qū)人口配套學位標準,配建與居住區(qū)人口規(guī)模相適應的幼兒園。
二是推動普惠性資源擴容增效。為集中解決農村地區(qū)、城市新增人口和流動人口集中地區(qū)入園需求,各地實施幼兒園建設項目,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鼓勵支持國有企事業(yè)單位、軍隊、高校、街道、農村集體舉辦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逐步消除大班額,防止出現(xiàn)新的無證園。
三是開展城鎮(zhèn)小區(qū)配套園治理“回頭看”,對治理成效進行全面復查,鞏固治理成果,保障城鎮(zhèn)地區(qū)普惠性資源供給的主渠道,為滿足幼兒就近就便入園提供基本保證。
為加大對不規(guī)范辦園行為的治理力度,《學前計劃》要求,各省(區(qū)、市)部署開展幼兒園名稱規(guī)范清理行動,對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際”“世界”“全球”等字樣,包含外語詞、外國國名、地名,使用“雙語”“藝術”“國學”“私塾”等片面強調課程特色以及帶有宗教色彩的名稱,以及民辦園使用公辦學校名稱或簡稱等進行清理整治,2022年6月前完成整改。
保障幼兒園教師配備和工資待遇
針對當前學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成本分擔機制不健全、教師待遇保障不到位等問題,《學前計劃》對完善普惠保障機制作出了部署安排。
《學前計劃》提出,要完善成本分擔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幼兒園的收費監(jiān)管。一是合理確定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收費標準,動態(tài)調整公辦園收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最高收費限價,改變長期以來公辦園收費過低,普惠性民辦園收費不規(guī)范的局面。二是加強對非營利性民辦園收費的監(jiān)管,各省(區(qū)、市)盡快制定完善非營利性民辦園收費的具體辦法,在合理核定辦園成本的基礎上,明確收費標準,解決長期以來非營利性民辦園不規(guī)范收費亂象,防止以非營利性之名行營利之實,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
針對幼兒園教師配備和待遇保障瓶頸問題,從配備上,《學前計劃》要求各地及時補充公辦園教職工,嚴禁“有編不補”、長期使用代課教師。民辦園按照配備標準配足配齊教職工。
從待遇上,《學前計劃》要求統(tǒng)籌工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出渠道,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政策,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fā)放、同工同酬。公辦園中保育、安保、食堂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所需資金從地方財政預算中統(tǒng)籌安排。民辦園要參照公辦園教職工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相應教職工的工資收入。
從保障上,針對一些地方存在的幼兒園教職工社會保障金繳費渠道不暢問題,《學前計劃》明確農村集體辦園可委托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代繳,小學附屬幼兒園可委托小學代繳。針對幼兒園教職工社會保障監(jiān)管不到位問題,要求社會保障、醫(yī)療保障、稅務等相關主管部門依法依規(guī)對幼兒園教職工繳納社保情況組織檢查,督促各類幼兒園足額足項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加快實現(xiàn)幼小科學有效銜接
《學前計劃》將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作為“十四五”期間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介紹,《學前計劃》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深化幼兒園教育改革。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和行為,促進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的學習和發(fā)展經驗,提升教師職業(yè)成就感。二是全面構建幼小科學銜接機制,提高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的有效性,堅決糾正超前學習、拔苗助長等違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行為。三是出臺《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引導幼兒園樹立科學評估導向,全面提高保教質量。四是推動學前教育教研改革。每個區(qū)縣至少配備一名學前教育專職教研員,建設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教研隊伍,實現(xiàn)各類幼兒園教研指導全覆蓋。
《學前計劃》要求,加大校外培訓機構執(zhí)法檢查力度,對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上培訓和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托管班等名義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以及其他違反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接受能力的培訓活動,一經發(fā)現(xiàn),嚴肅查處,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本報記者 歐媚)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