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了雞鴨,梁達戴上草帽,左手拎一壺茶,右手握釣竿,朝魚塘走去。魚塘在離家兩里地的村東邊,是兒子梁熙兩年前租下的,看魚塘的任務卻落在梁達身上。沒辦法,梁熙和媳婦在廣東打工。
明明離家百米遠的地方就有一片丟荒的魚塘,兒子卻舍近求遠。村里人對梁達說,這不是讓你難做人嗎?梁達說我看魚塘,關那家什么事?
那家就在距離魚塘幾十米的地方,梁達知道住在里面的只有一個人,他兒子梁亮和媳婦也在廣東打工。每次梁達都是快速地走過這家,他不想和里面人的目光相遇。
只要不刮大風下大雨,梁達每天都獨自一人坐在魚塘邊釣魚。就算刮風下雨,他也來魚塘走一圈。他喜歡吃魚,但一個人吃不了多少,經常釣上魚,脫掉魚鉤,又把魚扔進塘里。村里人笑,老子像兒子一樣腦進水了,學城里人,釣魚不是釣魚,是釣情趣。
往魚塘里扔了幾次魚后,就到晌午了。梁達轉頭朝那家看去,那家的煙囪冒著裊裊青煙。他收起釣竿,站起身,甩甩手踢踢腿活動一番,然后回家。
吃了晌午,梁達又來到魚塘邊,重復上午的事情。往魚塘里扔了幾次魚后,日頭沉沉落下山頭。他轉頭朝那家看去,煙囪冒著裊裊青煙。
有時候里面傳出話來,“腦子進水,滾,離我家遠點!”
梁達心里恨恨地吐一口痰,呸!
里面的人叫梁粟,梁達和他干過一架。
1980年冬,村里開始實行包產到戶,一人分得7分水田。隊長對梁達和梁粟說,螞拐垌有塊大田,七畝七,你們一家五人三畝五,一家六人四畝二,剛好夠,你們自個兒去分。兩人拿大木尺來到那塊大田,量出梁達的四畝二,剩下的部分就是梁粟的,都認可后,另筑田埂為界。三月三兩家同時插秧,說說笑笑;七月七割禾,兩家結仇。梁達說,你的三畝五,收的谷子怎么和我的四畝二一樣的擔數?梁粟說,可能是我的收成好。梁達說,我是頭次種田嗎?粱粟聽出話里有話,就提高聲音說,當初量了四畝二給你沒錯吧?梁達大聲說,沒錯,但是你的那邊沒量。梁粟叫道,你沒讀過小學還是腦子進水?一塊七畝七的田,減去四畝二,剩下當然是我的三畝五。
兩人說著說著變成了吵,吵著吵著就在田里干起架,在泥里翻滾。旁人及時勸架,兩人爬了起來,全身裹滿爛泥,鼻噴粗氣,嘴吐泥水。
隊長帶人拿木尺來重新測量,結果是梁粟的田塊不止三畝五,而是四畝一,多出的六分收歸隊里。
本來兩家一起住在村西,緊挨著。干了一架后,梁粟把家搬到村東。此后,兩家斷絕往來,還不給自家孩子和對方的孩子玩耍。
這天上午,梁達在魚塘邊釣著魚,嘴里含糊不清地喃喃自語。要是有人靠近聽,就聽得出他是在不斷地重復一句話:“四十年啰,都變成老頭子啰。”
往魚塘里扔了幾次魚后,就到晌午了,他轉頭看向梁粟家,煙囪沒有冒煙。他繼續釣魚,又把一條魚扔進魚塘后,再轉頭看,煙囪還是沒有冒煙。他想了想,仰頭大聲說,肚餓了,該吃晌午了,走了!大嗓音驚飛屋旁樹上的鳥。他站起來快步走到梁粟的家門,又大聲說,肚餓了,該吃晌午了,走了!他盼里面傳出那句話,“腦子進水,滾,離我家遠點。”里面卻靜得讓他心驚,他一腳踹門沖進去,很快又飛身沖出,破了嗓子般叫到:“快來人!梁粟摔倒了,快來人……”
梁達在病房外走廊的椅子上呆坐。粱粟已經轉危為安,他比梁達年長十歲,幾年前身子開始不好。
梁熙和梁亮走出病房。他們接到電話后,馬上趕了回來。梁亮走到梁達身前,輕聲叫了聲叔,就要下跪,梁達趕緊攔住。
自從兒子租下那塊魚塘,梁達就知道這兩個后生和老一輩人不一樣,也清楚自己的任務是什么。
【來源:來賓日報】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