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主“吉嘉軍賓兇”被網友舉報發布有關“探墓”的活動和照片,引發關注。
根據“吉嘉軍賓兇”在主頁上的自我介紹,他生于1989年,是山東濟寧人。從他發布的大量“#古跡廢墟探尋超話#”相關圖片可見,其“探墓”的范圍涉及山東省全境古墓,包括鄒城、濟南和他的老家濟寧等地。他將自己 “探墓”的經歷發到了網上,其中不乏一些“順盜洞而下”的表述,還有一些彎腰躬身處在墓穴中的照片。
“魯懷王探墓活動”引發網友爭議
“吉嘉軍賓兇”的“探墓”活動其中就包括位于山東臨沂平邑縣的“魯懷王魯悼墓”,而這次經歷,也是“吉嘉軍賓兇”引發網友爭議最大的一次。
該網帖標題為“全網唯一,實探明魯王宮”,配圖為其通過繩梯順洞而下,并配文稱,“順盜洞而下,探訪明代魯懷王墓。這才是真正的魯王地宮。關于這座明代親王墓的照片,目前全網只有我拍攝有照片,以后會專門發一貼介紹。”
此貼一經發布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這種舉動會不會對文物不太好?并質疑其有沒有向當地文物保護單位報備?
目前,“吉嘉軍賓兇”的微博和小紅書賬號均已檢索不到。
出于什么目的“探墓”?
據媒體報道,當事人回應其只是處于文物保護的目的進行的探墓,并未進行破壞。在他“探”過的“毓秀山魯王墓”所屬地的人民政府工作人員也回應,位于該鎮的“毓秀山魯王墓”并未遭到破壞。
但微博大v@考古學人看到博主“吉嘉軍賓兇”的回應后表示十分氣憤,并表示:這種獵奇探墓造成的社會影響極壞,對文物保護造成風險極大!
“吉嘉軍賓兇”還曾曬出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員證件。但針對“吉嘉軍賓兇”的行為,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員發布通告稱其行為有違協會“道德準則”,并涉嫌違反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協會已將情況向相關文物管理部門反映,并對該會員行為進行調查。
山東文旅廳回應網友違規探墓
3月17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文保處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部門關注此事后,與駐地文物部門聯系并報案,與當地公安部門協調處理。經調查,網友“吉嘉軍賓兇”發布的9張圖片,有4張涉及山東省的濟南、濟寧等地。其中一張關于濟南東龍洞的拍攝,是其在洞口尚未對外關閉時拍攝,另一張關于濟寧鄒城明代郡王墓盜洞的照片,是該網友在墓洞填充前拍攝的舊照片,目前該墓洞已被填充。
工作人員表示,涉事網友不存在導致文物受損行為。但涉事網友未經允許私自進入,屬于違規行為。因此,他們決定對網友“吉嘉軍賓兇”作出口頭教育的處罰。
來源:大象新聞、澎湃新聞、紅星新聞、新浪微博、南方都市報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